
7月27日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審計廳主要負責同志等介紹2020年度省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工作情況。
發布會上,就山東省審計機關在助力鄉村振興方面開展的工作,山東省審計廳副廳長孫承明介紹,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實落地,審計聚焦“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產業發展”三個重點,抓住“政策、資金、項目”三條主線開展專項審計,累計抽查項目685個,涉及資金70余億元,發現揭示了以下問題: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審計發現:有的高標準農田被違法用于建房、種植林果蔬菜,不符合“優先用于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種植”的政策要求。有的高標準農田選址不合理,坡度大于25度,不利于水土保持和糧食種植。有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不達標,致使5縣的14個項目建成后無法使用或質量難以保障,涉及財政資金4200余萬元。一些項目配套設施建設不全,長期處于閑置狀態,導致6縣的11個項目5500余萬元財政資金未有效發揮效益。還有一些地方對建成后的項目疏于管護,導致部分灌溉管道、蓄水池等設施不同程度的損毀,影響了正常使用。
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審計發現:部分農廁改造任務未按時完成或驗收,導致4094.52萬元建設及管護資金閑置;部分鄉村污水處理設施、清潔取暖設施利用率不高,5縣41處污水處理設施建成后閑置,13縣3.7萬余戶取暖改造戶未辦理開戶或總用氣用電量低于1立方米(千瓦時)。
在鄉村產業發展方面,審計發現:有些產業園區及產業強鎮建設效果不佳。5縣的8個園區部分生產經營主體倒閉或破產,2縣未建立產業項目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影響了可持續促進農民增收政策落實。有些專項資金未明確支出方向和具體用途,基層收到資金后“不會用”;有些專項資金使用效益不高或閑置,如2020年省財政撥付的財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鄉村振興試點資金有1212.06萬元閑置在基層財政部門或相關單位,未及時發揮效益。還有一些專項資金支出與鄉村振興關聯性不強,存在“渾水摸魚”等問題。
“對這些問題,特別是群眾身邊的堵點、難點問題,我們加大邊審邊改和督促整改工作力度,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派出督導組,赴菏澤、臨沂等地實地督導問題整改情況。”孫承明介紹,截至目前,已督促追回被套取或超范圍發放的專項資金55萬元,促進撥付到位資金1524萬元,促進項目及時完工或加快實施進度69個,促進已建成項目或設施有效運行78個,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和規章制度完善26項。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給水排水》”的所有作品,版權歸《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給水排水》)”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僅供分享不作商業用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請聯系我們(022-27835520),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