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科技卜軍:“技術+產品”組合拳打響管網阻擊戰
時間:2021-08-16 09:26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徐冰冰
“重廠輕網”在水務行業普遍存在,管網依舊是一項亟待補齊的薄弱短板。近日,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印發《“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發改環資〔2021〕827號)的通知。其中提到,“十四五”期間,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 8萬公里。
新政的出臺將給水務行業帶來新的增長空間。E20研究院水業研究中心預測,“十四五”時期新增排水管網建設投資額將超4000億。
那么,管網行業存在哪些機遇?發展現狀如何?企業應該如何抓住機遇在此領域長期深耕?五行科技又是如何做的?近日,五行科技執行總裁卜軍在接受中國水網采訪時分享了他的觀點。
五行科技是一家以先進纖維復合技術為核心、致力于高端原料及制品研發制造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地下管網修復是目前五行科技的主營業務,通過自主研發和引進歐洲先進成熟的技術相結合,五行科技面向市政(原水、供水、排水、熱力、燃氣)油田、地下管網提供涵蓋了研發、制造、咨詢、工程、運營和投資的全鏈條“一站式”解決方案。
管網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管網是城市的大動脈,猶如人的血管,一旦出現破損,就會危及生命。因此,管網對于城市的正常運轉至關重要。
水務行業目前相對成熟,但是仍然有一些弱項和短板需要補齊,管網是其中重要的一項。當前管網還存在混錯接、質量低下等很多隱患問題,有著大量的存量改造及新建需求。
為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盡快實現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要求實施管網混錯接改造、管網更新、破損修復改造等工程,實施清污分流,全面提升現有設施效能。
《“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中提到,補齊城鎮污水管網短板,提升收集效能。開展老舊破損和易造成積水內澇問題的污水管網、雨污合流制管網診斷修復更新,循序推進管網錯接混接漏接改造,提升污水收集效能。大力實施長江干流沿線城市、縣城污水管網改造更新,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解決市政污水管網混錯接問題,基本消除生活污水直排。
在水務行業提質增效的大背景下,管網需求將加速釋放。卜軍指出,粗略估計,管網修復市場這一細分領域的市場大約在300億~500億。
“任何一個行業,尤其是市政行業的發展都要依托國家的產業政策,順勢而為。”這是在采訪中卜軍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卜軍表示,五行科技就是在國家大的政策背景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五行科技1983年就切入了管網領域,時間算是非常早的,當時瞄準了高技術的國家應急安全用管材需求,經過近40年的發展,五行科技已發展成為圍繞高新復合材料做多元化細分市場的平臺型企業,并大舉切入市政管網領域,構建了包含勘查、檢測、修復和健康管理等全鏈條的工程和服務能力,定位于“一站式”管網修復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管網行業存在的問題
雖然管網行業前景無限,但卜軍也發現這個行業還存在一些癥結。
首先,生產產品的不干工程,做工程的不生產產品,沒有大體量的企業出現,行業呈現小而散的特征,集中度不高,良莠不齊,整體偏低端,產業鏈不完整。其次,地方財政還是“吃飯財政”,負債嚴重,這導致地方政府只滿足于應急項目的修修補補,很多市場化的項目無法真正有效落地。第三,市場化程度低,目前管網產權大部分在地方政府手中,而且歸不同部門管理,這導致了管網無法做到系統性運維。
此外,行業內的很多企業存在“互相拆臺”的現象,惡性競爭“蔚然成風”,這也是管網行業無法形成大企業的原因。卜軍呼吁行業既應該有競爭也應該有合作,形成一種良性合作的風氣。
E20研究院指出,需要注意的是管網產權目前大部分在地方平臺手中,因此,業務推進難度相對較大。目前行業中已出現了廠網一體化等模式的市場化項目,需警惕的是,管網屬于重資產,并且在污水廠進水濃度及管網收集率等目標考核下,管網的維護運營難度將會升級。
“技術+產品”夯實造血實力
卜軍用“動蕩期”一詞來形容當前的環境產業面貌。“環保行業本質上是一個技術服務型行業,擁有核心產品和技術的環保企業將會在接下來的競爭中迎來機遇。”
“擁有核心產品和技術是一個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這樣企業才會有強大的造血功能。而且每家企業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沒有特色吸引不來客戶。”卜軍指出,五行科技致力于成為全球最大的管網修復服務商之一,最終還是要回歸服務。
柔性增強復合管道是五行科技的一大特色,這也是五行科技30多年來的沉淀。五行科技始終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高端軟管產品,FM、UL、EN、DIN、NSF、TS、3C、BS等20多項認證為產品的高質量提供了可靠保障。
卜軍介紹,五行科技的產品有以下幾大特點:首先,可以在非開挖道路的情況下作業,杜絕“拉鏈馬路”現象;其次,可以帶水作業,可以在無需停水的情況下進行管網修復;第三,速度快,比傳統的光固化修復方法速度要快;第四,壽命長,修復完之后可以在管道內部形成一個內襯,理論上壽命可以達到50年;第五,性價比高,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價格和市場上產品的價格持平。
通過整合歐洲技術和服務網絡,五行科技的管網修復產品在國內外的項目中得到了成功的應用,銷售區域遍布120個國家,擁有大批優質高端客戶群。
其中,IH™W原水穿插軟管內襯修復技術被成功應用于修復太原鐵礦自來水管,創國內帶壓、大口徑、長距離管道非開挖修復的“三個新紀錄”:速度最快、口徑最大、壓力最高。
螺旋纏繞內襯技術被成功應用于修復沙特阿拉伯污水管,雖然該項目工況復雜,但技術人員量身設計了特定型材并配備了不銹鋼增強材料,不僅耐受高鹽份含量的地下水,且較新建方案大大縮短了施工時間。
IH™G燃氣穿插軟管內襯修復技術成功應用于修復中石油天然氣管,該項目地形復雜,施工難度很大,技術人員經過縝密勘察、細致檢測和創新設計,在成功連續穿過彎頭的基礎上,避免了大面積開挖施工,沒有對地面環境和設施造成破壞,順利完成該項目。
“追求創新的價值”是五行科技的發展使命,公司以創新為根本,以科技為動力,整合資源構建平臺,面向多元化復合材料細分市場,提供高品質產品和解決方案。
五行科技多年以來都十分注重自主研發,技術團隊不斷攻堅克難,研發出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取得了顯著的競爭優勢。迄今為止,五行科技已申請專利234項,其中:PCT專利 26項、中國發明專利125項;已授權專利110項,其中:中國發明專利47項、美國發明專利3項。
卜軍指出,五行科技目前形成了“外籍專家+高校顧問+公司骨干”的核心專家團隊,著重攻克市場痛點和技術難點,保障五行產品持續不變的高質量。目前五行科技已與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四川大學、南通大學、揚州大學、上海橡膠制品研究所等建立了緊密的合作研發關系,各位專家學者積累的豐富項目經驗和精湛專業技能,不斷助力五行科技的核心技術提升,為五行科技的自主研發保駕護航。
“技術+產品”這一雙重組合拳夯實了五行科技持續造血的實力,為其長期增長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爭做全球最大管網修復服務商
當前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加上疫情的原因,海外市場受挫,這對企業的發展來講是一個嚴酷的考驗。五行科技開始順勢調整市場布局戰略,轉戰陣地,由原來的國外市場轉而深耕國內市場。可以說,“十三五”期間是五行科技持續蘗變、創新引領的五年,是勇于擔當、砥礪奮進的五年。
五年來,五行科技加強人才梯隊建設、提升自主研發水平、強化質量體系管理、拓展市場銷售網絡,圍繞產品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高,大力推動五行科技的快速發展。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五行科技迎難而上披荊斬棘,使管網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依然保持穩中向上的趨勢。
2021年是“十四五”時期的開局之年,站在新起點,五行科技的未來五年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管網修復服務商、全鏈條解決方案的提供者。通過不斷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創新轉型升級,五行科技聚焦主業、專注細分、圍繞隱形冠軍做加法,以產品和技術為核心進行更高效的創新,爭做小眾市場單打冠軍,成為管網修復領域的標桿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