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炭吸附+磁混凝沉淀組合工藝在污水廠提標改造中的應用
姚俊朝,王聰,陳青松
(天津大拇指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392)
摘要:蘇州市某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40000m3/d,主要接納工業園區內生活污水和工業污水。為滿足新頒布的地標排放標準,進一步消減污染物的排放量,需對現有水廠深度處理段進行提標改造。本文介紹了提標改造工藝的設計參數、改造措施和改造效果。結果表明,“粉炭吸附+磁混凝沉淀”工藝有很好去除COD、SS和TP效果,達到了當地的地方排水標準。
關鍵詞:提標改造;粉炭吸附;磁混凝;
1.項目背景
本污水處理廠于2004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2007年初建成,其中預處理部分土建工程按照遠期規模8萬m3/d一次建成。生化處理段采用CASS工藝,設計出水水質為(GB8978-1996)中的一級B標準。2010年完成第一次提標改造工程,使出水水質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
隨著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強,2018年6月1日起,江蘇省已頒布實施新版《太湖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行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制》(DB32/1072-2018),對太湖流域城鎮污水廠排放標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8年7月25日,蘇州市公布《關于高質量推進城鄉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了《蘇州市特別排放限值標準》,蘇州市將實施高于江蘇省的污水廠排放標準。上述省市兩個文件均要求污水廠在2020年12月31日前出水水質達到新的相應的標準,其中二次提標改造后COD、SS和TP在深度處理段的設計進出水水質如下:
表1-1 深度處理段二次提標改造后進出水水質
項目 |
COD(mg/L) |
SS(mg/L) |
TP(mg/L) |
設計進水水質 |
≤60 |
≤50 |
≤1.5 |
設計出水水質 |
≤30 |
≤10 |
≤0.3 |
2.原工藝介紹
原有深度處理工藝段為“混合反應池+絮凝反應池+平流式斜管沉淀池+濾布濾池”組合工藝,主要用于去除SS和TP。平流式斜管沉淀池系統分兩組并聯運行,采用底部鏈條式刮泥機。在混凝反應池中依次投加PAC和PAM,進行混凝和絮凝反應后自流進入平流式斜管沉淀池進行沉淀和泥水分離,出水自流進入濾布濾池。濾布濾池出水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