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金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景元琢
固廢處置也要轉換動能
——訪山東金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景元琢
“新舊動能轉換,不單是傳統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作為為所有產業服務的環保產業,也需要技術的升級、創新,也需要新舊動能轉換。”山東金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之一景元琢告訴記者,公司正通過固廢處置技術創新升級驅動環保產業新舊動能轉換。
在環保產業中,固廢領域是重點,重中之重則是城市污水廠的大量剩余污泥處理,每年全國僅生活污泥就高達4000萬噸,60%以上沒有安全處置,且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企業的工業污泥更是量大污染重。污泥中有病原菌、重金屬和抗生素等,對土壤、水體和大氣造成污染,最可怕的是進入食物鏈,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
“目前,國內污泥的處理方法中,填埋是過渡手段,堆肥解決不了重金屬和抗生素問題,焚燒又產生二噁英。我們經過研發攻關,提出了污泥熱解炭化固化重金屬的解決方案。”景元琢介紹,目前,炭化技術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產業化推廣。金孚環境歷時3年針對國內固廢領域現狀所作出的解決方案,從核心技術研究、生物炭安全性評價及使用、生命周期評價優化等,一步步實現工藝、技術與裝備定型,也走向了產業化。
污泥處理難題之一是脫水,難度大且成本高。以現有手段,每噸污泥脫水的成本為100-120元。而金孚環境所研發的污泥深度脫水技術,打破污泥細胞壁,并使細胞內水迅速導流出來,實現快速脫水,每噸污泥脫水成本僅為60元左右。
金孚環境開發的熱解炭化技術,將重金屬轉化為殘渣態,在生態鏈中不會被作物吸收,實現固化,消除重金屬毒性。過程中消解抗生素,減量90%,保留氮磷鉀,作為園林綠化營養土。“針對不同重金屬,我們開發了低成本的定向催化固化劑,這也是我們的技術壁壘之一。”景元琢說,金孚環境承擔的天津青凝侯淤泥填埋場生態修復項目,是全國最大的污泥熱解炭化項目。目前,該技術正在山東和全國大力推廣,今年山東多個污泥處置項目將落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