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德國開展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法工藝設計的規(guī)范標準,其主要內容包括污水處理廠規(guī)模的確定、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流程、生化反應池及二沉池的設計與運行等內容。該標準以其科學、嚴謹而聞名于國際污水處理界,特別地包含了有機物及氮磷去除的相關參數修正以及基于COD組分的精確設計,為污水處理廠的靜態(tài)設計與動態(tài)模擬之間的銜接提供了方便。該書的設計方法科學,設計思路合理,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的標準制定(如我國《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 50014)在編制時就借鑒了該標準的部分內容)、高校教育、科學研究等相關領域的工作中。
ATV-DVWK-A131一段式活性污泥法工藝設計規(guī)范
作者:德國水資源污水與固廢管理協會
責編:柳萍//趙從棉
譯者:姚剛//龐洪濤//施漢昌
ISBN:9787302593089
單價:38.0
出版年月:2021-1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幣制:CNY
圖書分類:科學技術
分類號: X703-65
語種:CHI
頁數:46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目錄
1 應用范圍
1.1 概述
1.2 目的
1.3 適用范圍
2 縮寫
3 工藝介紹和設計流程
3.1 概述
3.2 生物反應池
3.3 二次沉淀池
3.4 設計流程
4 設計基礎
4.1 污水負荷
4.2 污泥處理液和外來污泥的污染負荷
5 生物反應池設計
5.1 根據試驗結果設計
5.2 根據經驗設計
5.2.1 污泥齡要求
5.2.2 反硝化體積比計算(VD/VAT)
5.2.3 除磷
5.2.4 污泥產量的計算
5.2.5 污泥指數和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MLSS的假設
5.2.6 生物反應池容積
5.2.7 需要的回流量和周期
5.2.8 供氧
5.2.9 堿度
5.3 好氧選擇池的設計
6 二次沉淀池設計
6.1 使用邊界條件與出水水質
6.2 污泥指數與允許濃縮時間
6.3 回流污泥濃度
6.4 污泥回流比和二次沉淀池進水懸浮固體濃度
6.5 二次沉淀池表面負荷和污泥容積負荷
6.6 二次沉淀池表面積
6.7 二次沉淀池的深度
6.8 現有二次沉淀池的驗證和校核
6.9 排泥系統(tǒng)的設計
6.9.1 排泥系統(tǒng)
6.9.2 短流污泥量與固體物質平衡
6.9.3 平流圓形二次沉淀池的排泥
6.9.4 矩形池的刮吸泥機
6.9.5 固體物質平衡校核
7 規(guī)劃和運營
7.1 生物反應池
7.1.1 池體構造
7.1.2 泡沫和浮泥的收集
7.1.3 內循環(huán)泵的調控
7.1.4 非硝化處理構筑物中亞硝酸鹽的形成
7.2 二次沉淀池
7.2.1 概述
7.2.2 平流式二次沉淀池
7.2.3 豎流式二次沉淀池
7.3 回流污泥
8 動態(tài)模擬
9 成本和環(huán)保效益
10 相關法規(guī)和標準
參考文獻
附錄 基于COD計算除碳的產泥量和耗氧量
A.1 設計基礎
A.2 COD平衡
A.3 產泥量計算
A.4 耗氧量計算
本書是德國開展污水處理廠活性污泥法工藝設計的規(guī)范標準,其主要內容包括污水處理廠規(guī)模的確定、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流程、生化反應池及二沉池的設計與運行等內容。該標準以其科學、嚴謹而聞名于國際污水處理界,特別地包含了有機物及氮磷去除的相關參數修正以及基于COD組分的精確設計,為污水處理廠的靜態(tài)設計與動態(tài)模擬之間的銜接提供了方便。該書的設計方法科學,設計思路合理,廣泛應用于國內外的標準制定(如我國《室外排水設計規(guī)范》(GB 50014)在編制時就借鑒了該標準的部分內容)、高校教育、科學研究等相關領域的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