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水體治理立足夯基礎、補短板、提質效
2022-01-25 08:2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體:大 中 小】打印
“十四五”水體治理立足夯基礎、補短板、提質效
不鼓勵追求過高優良水體比
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24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全國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目標定為85%,不鼓勵各地追求過高的優良水體比例,而是夯實基礎、補齊短板、提高質效。著力推動水生態環境保護由污染治理為主向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協同治理、統籌推進轉變。
2021年,全國水質優良水體比例為84.9%,喪失使用功能的水體比例為1.2%。長江流域水質優良國控斷面比例為97.1%,干流水質連續兩年全線達到II類。黃河干流全線達到III類水質,90%以上的斷面達到II類以上水質。
張波表示,我國水生態跟中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些明顯短板。一些地方生態用水保障明顯不足,河流、湖泊斷流干涸現象還比較普遍。城鄉面源污染在治理上還存在著瓶頸。重點湖泊藍藻水華居高不下,水生態系統嚴重失衡局面還十分突出。
“不宜在‘十四五’期間過于追求以水環境理化指標評價為主的優良水體比例。要防止單兵突擊的局面在水上出現。”張波表示,“十四五”時期優良水體比例的目標定為85%,比2020年83.4%的比例上升1.6個百分點,每年的目標也是按照時序進度來設置的。實際上發出了一個清晰的信號,不鼓勵各地去追求過高的優良水體比例,而希望大家把工作重心放在夯實工作基礎,補齊工作短板,提高工作質效上。
張波說,還要充分考慮自然因素的影響,實事求是開展水質評價、考核、排名,指導地方把重點放在“人努力”推進環境質量改善上,適時修訂相關的考核評價標準。(記者 曹紅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