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技術”雙向發展,走出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產業鏈路線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重視,我們逐漸發現將生態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結合,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義。青島中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自2010年成立以來,潛心投入生態環境治理領域,從業務與技術雙層面入手,在畜禽養殖、農業種植、有機廢棄物處理、資源化利用、循環農業、種養結合等多方面下沉,掌握了包括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中好氧堆肥、厭氧產沼、達標排放三個方向的項目投資、咨詢、設計、總承包、設備銷售、運營服務等業務,立足環保,服務三農。
在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綠色種養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等農業可持續發展項目中,中海環境作為社會企業,可提供項目投資、咨詢、設計方面的服務,提供技術經驗支持,協助開展實施方案編制,做好項目可行性評審,負責項目前期策劃、報批和實施等工作。2017年以來,中海環境與時俱進為46個畜牧大縣提供了整縣推進(市)項目服務。
多年實踐中,中海環境承擔過多個環境治理工程EPC總承包任務,公司組建了多支強干的項目管理團隊,精干的施工隊伍,依靠技術支撐,科學調配,對項目中的設計、采購、施工、設備供應、運營等全過程負責,保證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費用和進度。打造成精品工程、模范工程。
EPC總承包內含污水達標排放集中處理中心建設、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區域處理中心建設、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等工程項目。
EPC總承包擁有明顯優勢:
1、EPC總承包商負責整個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整個過程,對全過程和全生命周期的質量、安全、工期、費用全面負責,有利于整個項目的統籌規劃和協同運作,可以有效解決設計與施工的銜接問題。
2、合同關系簡單,組織協調工作量少,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減少資源占用和管理費用,解決主管部門溝通不便的問題,工作范圍和責任界限清晰。
3、縮短投標周期和施工周期,提高投標的層次,有利于控制投資。
4、整合分散部門,一站式的運營方案,質量、進度可控,業主的投資、功能和工程建設周期相對明確。
5、最大限度地發揮承包商所具有的強大技術力量、管理能力和豐富經驗的優勢。
6、將業主從具體事務中解放出來,使其關注在影響項目的重大因素上,確保項目管理的大方向。
通過10余年的潛心、實干積累,中海環境擁有了自己的一套核心技術模式。主營五種環保技術型產品:
1、NCS智能堆肥技術以NCS智能分子膜為核心技術,實現有畜禽糞污、秸稈尾菜、有機污泥、廚余垃圾等有機廢棄物的高效資源化利用,具有產品品質佳、無害化程度高、運行穩定、投資成本低、環保隔臭等優點。
2、針對小型養殖散戶儲糞難,儲糞量小的處理難點,中海環境自主研發ECS環保堆肥箱,采用靜態高溫好氧堆肥工藝,一體化箱體設計,全自動發酵,可將畜禽糞便等有機廢棄物轉化為可供作物利用的高品質的有機肥料或牛床墊料。
3、污水達標排放技術以厭氧-好氧工藝為主要技術依托,在保證出水達標排放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運行成本,實現養殖廢水的資源化高效利用。
4、沼氣工程是以農業廢棄物和有機垃圾的厭氧消化為主要技術環節,集污水處理、沼氣生產、資源化利用為一體的系統工程。以沼氣技術為紐帶將種植、養殖、沼氣發酵等有機結合,實現物質良性循環和能量梯級利用。
5、區域處理中心:在養殖密集區域,設置區域處理中心,輻射周邊養殖場糞污處理、進行有機肥深度加工,增加有機肥的附加值,便于長距離運輸。專業運營生產線,控制處理成本,保證產量的同時統一終端產品標準,方便渠道商采購,促進終端產品利用,推動糞肥科學還田。
全方位的循環系統,智能的產業鏈建立起公司整體的服務體系。中海環境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打造出農業面源污染、糞污整縣推進新模式。從最初的技術體系打造,到后續的處理體系打造,再到最終的肥料化和資源化產品的打造,通過這一條線的運營,走出一條全產業鏈路線。整合上游資源,聯合終端,下游端,種植端與農業端,把資源掌握在自己手里,最終面向市場。為鄉村振興與美麗健康中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