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水、污泥、固廢、滲濾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創新高質量發展,推動中國水、固廢、生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中國給水排水特推出《水行業優秀標桿案例征集評選》。(可發優秀標桿案例證書)。
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固廢資源化利用、垃圾滲濾液處理優秀特色案例征集及評選(可發優秀標桿案例證書)。參選資料報送至: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13752275003@163.com
張英健(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資源與環境業務部主任)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開啟新篇章
貴州是個被山水眷顧的地方,這些年每提及貴州,在我腦海里不僅僅是有黃果樹瀑布、千戶苗寨等人文景觀,現在又多了一個備受矚目的關鍵詞,就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中國作為有責任的大國,致力于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為生態文明建設積極貢獻中國方案。
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制度引領,從2016年中央先后批復了福建、江西、貴州、海南作為生態文明制度改革的試驗區,國家級生態文明的建設,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探索實踐路線的試驗田,是全國范圍內推廣生態文明體制制度任務的必要前提。在凝聚改革和合力增添綠色發展動能,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受國家發改委的委托,中咨公司參與了福建、江西、貴州和海南四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中期和終期評估,對四省的各項任務完成情況和落實成效進行逐一評估,支撐形成國家層面90項改革舉措推廣清單,分析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下一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從整體推進情況來看,國家最初設計生態文明“四梁八柱”,在試驗區的先行先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我們評估過程中提煉總結了各地較為典型的有推廣價值的經驗做法。
對貴州開展赤水河流域生態補償,積極開展赤水河流域生態補償創新實踐,是全國首個跨多省流域的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有力支撐了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的穩定和持續改善。
“十四五”期間各地將會進一步深化試驗區改革路徑。
一是全力打造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排頭兵”,以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核心,強調發揮治理效能、突出目標導向、綠色發展激勵。
二是創新完善試驗區建設的統籌推進方式及聯動機制;加快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統籌協調機制,建立健全中央、省和市縣的聯動機制。實施“體制改革”項目資金、政策洼地”三輪驅動的試驗區建設方式。
三是做優做實縱深打造升級版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著眼于加強改革的系統集成與脅從高效,著力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實現機制。將制度體系融入當地的發展戰略。
四是多措并舉全面強化制度改革的成果推廣轉化;重點在制度集成創新、深化自然資源資產產權改革、生態保護補償等方面取得突破。充分結合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碳排放和碳中和和鄉村振興、戰略科技創新等。
五是擴大范圍、謀劃設立新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堅持全國整體布局、發揮區位優勢、突出地方特的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