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建發〔2022〕66號
關于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的通報
葛洲壩水務(灌南)有限公司:
為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充分發揮污水處理設施減排效益,我局及時分析匯總全國及江蘇省城鎮污水處理信息管理系統相關數據,并于2022年5月8日委托連云港普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調度核實相關情況,現將我縣11座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通報如下:
一、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現狀情況
全縣共有11座生活污水處理廠,其中城區的城東、城西兩座生活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分別為1.5萬噸和2萬噸;堆溝港鎮、田樓鎮、三口鎮、百祿鎮、新集鎮、孟興莊鎮、湯溝鎮、張店鎮、北陳集鎮9個建制鎮污水處理廠,合計日處理能力0.85萬噸,2017年下半年建成運行,全部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2021年9月交由葛洲壩水務(灌南)有限公司進行運營維護。
二、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
(一)城市污水處理廠
1.城東污水處理廠。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1.5萬噸/日,實際處理水量為0.5-0.6萬噸/日左右,處理負荷為35%左右,污水處理能力較低。通過對現場檢查,該廠生物池處理單元曝氣頭脫落堵塞嚴重;在線過程儀表缺失嚴重,儀表故障率較高;高效沉淀池未正常使用;脫泥車間污泥生產量無法滿足工藝需求等,需進一步加強工藝運行調整,提升處理水量。
2.城西污水處理廠。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2萬噸/日,目前實際處理水量為0.2-0.3萬噸/日左右,最低時日處理量僅為366噸,處理負荷為13%左右,污水處理能力低下。通過現場檢查,該廠泵房水位較高;生物池處理單元未及時進行工藝調控,外回流比控制不合理,污泥濃度高,有機活性污泥較少,污染物去除率較低,在線過程儀表故障缺失嚴重;碳源藥劑的成分、適用性等未進行化驗檢測;二沉池出水渾濁,濾布濾池濾水性較差,無反洗記錄;污泥脫水車間未正常運行,剩余污泥排放量不滿足工藝需求;出水消毒池青苔較多,消毒藥劑未正常連續投加。
(二)建制鎮污水處理廠
1.三口污水處理廠。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2000噸/日,實際處理水量為600噸/日左右,處理負荷為30%左右,污水處理能力較低。通過對現場檢查,該廠生物池處理單元曝氣頭脫落堵塞嚴重;在線過程儀表缺失嚴重,儀表故障率較高;無深度處理藥劑投加系統;儲泥池長期未排泥,污泥轉運手續不完善,需進一步加強工藝運行調整,提升處理水量。
2.田樓污水處理廠。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2000噸/日,上游新建泵站,來水充足,實際處理水量為1600噸/日左右,處理負荷為80%左右。通過對現場檢查,該廠預處理系統基本失效;生物池曝氣頭曾經改造過,但仍存在少量脫落情況;在線過程儀表缺失嚴重,儀表故障率較高;無深度處理藥劑投加系統;儲泥池長期未排泥,污泥轉運手續不完善,需進一步加強工藝運行調整,提升處理水量。
3.堆溝污水處理廠。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1000噸/日,實際處理水量波動較大,存在減產停產情況。通過現場檢查,該廠3月3日-18日停產,主要原因為管網進水氨氮、總氮指標偏高,出水存在超標風險。運維人員解釋,金達萊一體化設施總氮處理效率低,一旦進水總氮指標上漲至20左右,即對出水達標產生影響。
4.湯溝污水處理廠。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1000噸/日,實際處理水量為100噸/日左右,處理負荷為10%左右。該廠采用的是金達萊一體化處理設施,處理能力較低,出水消毒藥劑未連續投加,消毒效果需化驗檢測;臺賬記錄較少,臺賬記錄關聯性相矛盾,夜班水量統計與過程水量不平衡。建議加強進水泵控制,進一步提升處理水量。
5.百祿污水處理廠。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500噸/日,實際處理水量為200噸/日左右,處理負荷為40%左右,廠內工作人員反映,上游管網施工,造成來水量偏少。通過對現場檢查,該廠池體存在滲漏情況;生物池曝氣頭存在脫落情況,曝氣嚴重不均;無任何在線過程儀表;污泥轉運手續不完善;進水存在氮磷指標較高的情況,需進一步加強工藝運行調整,提升處理水量。
6.孟興莊污水處理廠。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500噸/日,實際處理水量為250噸/日左右,處理負荷為50%左右。現場進水在線檢測各污染物指標濃度均較低,已達到出水排放標準;現場未及時進行工藝調整,設備操作運行不規范,各工藝段調控脫節;生物池無任何在線過程儀表。
7.張店污水處理廠。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500噸/日,實際處理水量為250噸/日左右,處理負荷為50%左右。通過調查了解,該廠進水總氮濃度偶有超標情況,進水超標期間處理水量將受影響;當天進水在線檢測各污染物指標濃度均較低,已達到出水排放標準;生物池無任何在線過程儀表。
8.北陳集污水處理廠。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500噸/日,實際處理水量為210噸/日左右,處理負荷為42%左右。現場泵坑水位較高,受沉砂池污泥影響,生物池進水量較少,大部分進水由砂水分離器又回流至進水泵坑,該廠未采取有效措施,如罐車抽排等方式減少沉砂池污泥,改善沉砂池運行狀態,增強生物池等后續單元處理能力,提升處理水量。生物池無任何在線過程儀表。
9.新集污水處理廠。設計污水處理規模為500噸/日,實際處理水量為160噸/日左右,處理負荷為32%左右。現場進水總氮數值較高,水泵處于間歇性進水狀態,生物池有機污染物去除率較低,建議加強工藝調控,通過對藥劑投加比例、內外回流量、排泥泵等工藝進行調整,控制出水總氮,提升處理水量;生物池無任何在線過程儀表。
三、存在問題
1.污水處理運行負荷低。11座污水廠運行負荷為50%左右,部分鄉鎮廠運行負荷不足20%,城西廠運行負荷僅為13%。
2.臺賬資料填寫不完善。臺賬記錄不全,各臺賬之間關聯性、臺賬記錄與現場運行一致性等存在矛盾。如進出水流量數據不平衡;臺賬記錄與現場實際不符;現場未排泥,但臺賬顯示24小時排泥;現場預處理未運行,但臺賬顯示24小時運行;消毒藥劑未連續投加,消毒效果需化驗檢測。
3.運行操作工藝不規范。現場未及時對工藝進行調整,設備操作運行不規范,各工藝段調控脫節,導致部分設備運行不穩定,增加設備磨損,減少設備使用的壽命;現場大量監測儀表損壞、丟失,未及時補裝到位。
4.污泥轉運臺賬不全。各廠污泥轉運未能分開統計,轉運量無過磅單,無運輸方、接收方確認單,無委托轉運手續、無委托處置手續。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快推進工程建設。對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偏低等問題,要加快推進灌南縣城鄉一體化污水治理PPP項目污水管網的建設及管網普查修復,加強上游企業排水監管,防止企業偷排污水影響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提高污水廠進水濃度。
2.加強業務培訓指導。強化污水處理廠(站)整體管理水平,加強責任意識、擔當意識,確保運營過程中遵守相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技術要求;建立健全污水處理廠(站)設施及配套管網的巡查維護、運行記錄、安全管理、應急保障、運行監督等各項管理制度,實時掌握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效果,及時解決淤堵、損壞、泄漏、溢流等問題,保障各污水處理廠(站)穩定、安全、高效運行。
3.做好信息統計報送。項目公司需指定專人負責信息統計, 層層把關,確保相關數據真實準確,及時維護全國、全省城鎮污水處理信息管理系統,尤其要重視全省污水處理信息管理系統數據填報,注重報送數據的完整性和及時性。污泥產生和處置及時按時填報,未產生污泥則填報產生量零;日報數據最遲不得滯后3天,月度報表次月6日前完成審核報送,季度報表于季后次月10日前完成報送。
灌南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2年5月13日
抄送:任書記,蘇縣長,分管縣領導,縣污防指辦,灌南生態環境局。
灌南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辦公室 2022年5月13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