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投向風光水核等綠色能源!安徽國資委成立150億碳中和基金公司
7月12日,安徽省國資系統7支基金公司正式成立并舉行集中揭牌儀式。7只基金資本金總規模超過400億元。7支基金均由省國資委主導推動,相關省屬企業牽頭發起設立。其中,
新興產業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碳中和、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混合所有制改革6支基金為母基金;
戰略投資基金為服務全省重大戰略的直投基金。
碳中和基金:母基金規模50億元,母子基金規模150億元以上,重點投向以光伏、風電、水電、生物質能、地熱能、氫能、核能等為代表的綠色能源,以儲能、綜合能源、清潔處理、循環產業為代表的綠色環保產業,以低碳、零碳、負碳及新能源技術、新裝備為代表的能源科技與碳科技等領域。
新興產業發展基金:母基金規模100億元,母子基金規模300億元以上,重點投向我省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智能家電、生命健康、綠色食品、數字創意等十大新興產業,促進資本招商和研發成果產業化,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提升我省主導優勢產業核心競爭力。
產業轉型升級基金:母基金規模50億元,母子基金規模100億元以上,重點支持基礎性、帶動性、戰略性特征明顯的優勢產業,以及我省“十四五”規劃明確的重點發展方向,推動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工業投資和技改投入,助推實現我省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
工業互聯網基金:母基金規模50億元,母子基金規模150億元以上,重點投向“工業互聯網+”生態平臺內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項目,包括智能制造、工業平臺、工業軟件、工業供應鏈、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等,推進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基金:母基金規模50億元,母子基金規模100億元以上,重點投向以5G、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綜合能源網絡等為代表的融合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重大科技創新、產業技術創新等為代表的創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母基金規模50億元,母子基金規模150億元以上,重點投向全省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股權多元化改革,包括參與國有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首發上市、重組整合、改革改制、對外并購等。
戰略投資基金:總規模50億元以上,主要投向省委、省政府決策實施的重大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7月以來,安徽省國資委在深入開展學習調研、分析研究、專家論證的基礎上,起草制定了《關于推動省屬企業國有資產資本化證券化工作方案》,并報經省委省政府審議批準。在省級層面開展國有資產資本化證券化頂層設計和系統推進,目前安徽省在全國尚屬首例。本次成立的7支基金正是由安徽省18家省屬企業共同發起,將構筑起千億級的國有資本股權投資基金集群。
據悉,安徽系統推動國有資產資本化證券化,將通過三年行動,力爭實現“三個千億”目標。“三個千億”目標中,第一個“千億”指推動省屬企業集團及其子公司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對外合資合作力度,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達到75%以上,引進社會資本1000億元以上。
第二個“千億”指推動省屬企業通過首發上市融資和已上市企業增發、配股、資產注入、發行債券及利用多種金融工具等方式,控股上市公司達到32戶以上、資產證券化率達到55%以上,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直接融資1000億元以上。
第三個“千億”則是指推動相關省屬企業發起設立新興產業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碳中和、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混合所有制改革6支母基金及1支服務全省重大戰略的直投基金,資本金規模達到400億元以上,并主導或參與設立若干支子基金,吸引社會資本600億元以上,形成總規模1000億元以上的基金集群。
“打造千億級的產業基金集群,是國有資產資本化證券化的一項重要內容。”安徽省國資委主任李中介紹稱,將培育一批國有資本深度參與的千億級、萬億級企業,孵化一批創新企業及專精特新“小巨人”,全面增強國有資本經濟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等,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