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口探索推進鄉鎮污水處理 今年將實現建制鎮污水處理全覆蓋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3月15日消息(記者 譚琦)走進海口三江鎮鎮域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現場,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安裝設備,預計3月底將完成污水處理設備安裝。該項目建成投用后,海口市將實現建制鎮域污水處理全覆蓋,為“六水共治”污水治理工作提供堅實基礎。
海口三江鎮鎮域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現場。項目部供圖
三江鎮污水處理廠預計3月底完成設備安裝
“我們已經完成鎮區15條街道的管網鋪設,主網管工程累計完成占比98%。”項目代建單位海口美麗村莊投資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經理王傳鑫介紹,三江鎮污水處理廠項目包括新建1座鎮域污水處理廠、11.7公里的污水收集干管、6.2公里的壓力流污水管、19公里的接戶支管以及新建1座污水提升泵站等。
目前,三江鎮污水處理廠已完成所有單體建筑,整個廠區工程完成90%以上,整個項目整體進度已達到83.19%,計劃2023年底完工。
據悉,三江鎮污水處理廠是一座半地埋式污水廠,采用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能大大減少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廢氣和噪聲,還能夠有效節約地上空間,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近期處理能力為1400噸/天,遠期規劃6800噸/天。三江鎮污水處理的尾水出水標準達到地表準四類水質,可供廠區綠化澆灌、道路沖洗等,或為附近河道進行生態補水,項目的建成將大大提高三江鎮及其附近的污水處理率,進一步提高整個地區的水環境質量和人居環境。
海口三江鎮鎮域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現場。項目部供圖
海口16個鎮污水處理廠已建成投用
“目前,海口四個區共13座污水處理廠(永興鎮為提升泵站)和28座廠外污水提升泵站均已全部建成投產。”海口市水務局排水管理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四個區共有22個鎮(不含街道辦事處),其中長流鎮、西秀鎮、海秀鎮、城西鎮、靈山鎮位于主城區,已并入市政管網,除三江鎮污水處理廠在建外,剩余16個鎮均已完成污水處理廠(永興鎮為提升泵站)建設并投入使用。三江鎮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用后,海口將實現建制鎮污水處理全覆蓋。
作為建制鎮污水處理廠,與城市的污水處理有何不同?
“與城鎮相比,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等特點,占地小且分布分散,污水處理規模較小。”海口市水務局排水管理科相關負責人解釋,由于鄉鎮污水進水水量及水質隨時間變化較大且集中,其設施需具備對水質適應性更強、耐沖擊負荷更好的性能。此外,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需考慮周邊距離較近且有一定條件的農村村落,將后期污水收集納入處理,提高污水處理效率。
目前,海口正在實施多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按照近郊城鄉一體化、遠郊資源化利用的思路,因地制宜選擇納管式、集中式、分散式治理模式,優先推廣運行費用低、管護簡便的治理技術,積極探索資源化利用方式,力求達到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
計劃今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55%以上
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完成建設后,如何建立“建管用”一體的長效化機制?
“我們正不斷推動在建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范廠網一體、建設運維銜接,確保效益發揮、高效運行。”海口市水務局排水管理科相關負責人稱,海口將因地制宜,不斷優化污水處理工藝流程;逐步推進鄉鎮雨污分流,保證污水處理設施的進水濃度;組織建設運維管理團隊,制定有效的運維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政策獎補,財政支持,使用者付費相結合的多元化資金籌措與分擔機制;并規范居民排水排污,降低污水收集的難度。
海口也明確了農村污水治理的“小目標”:今年計劃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55%以上;到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90%以上。2026年,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95%以上,基本完成治理。(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