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上午,應南農資環學院“鐘山學術講壇”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生態環境學家朱永官教授在衛崗校區做了題為“由砒霜引出的故事……”的學術報告。校長陳發棣教授主持報告會,沈其榮院士、資環學院及其他學院師生代表20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
陳發棣致歡迎辭并向參會人員介紹朱永官院士。
朱永官院士從初回國時選擇砷為研究對象、如何系統地開展砷相關研究、在研究過程中如何突破研究瓶頸等方面進行了報告,介紹了我國砷的地理學分布特征、遷移通量、生物地球化學循環機制和砷轉化相關基因的進化歷史等科學問題。
沈其榮院士對報告進行總結,他向朱永官院士對學院的關心與指導表示感謝,號召大家學習朱永官院士樂觀積極、精益求精、沒有機會也要努力創造機會的精神,他希望我校廣大青年教師不斷學習與鉆研,像朱永官院士一樣在科學領域做出更大更好的研究成果。
朱永官,生態環境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城市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環境土壤學和環境生物學研究。1989年畢業于浙江農業大學,獲學士學位,199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理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在土壤污染與修復、土壤微生物生態學等領域作出了重大貢獻,研究成果被轉化為全球政策,特別是關于土壤砷污染和抗菌素耐藥性的相關政策。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發展中國家科學院農業科學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自2016年以來,朱永官院士連續6年入選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至今已在國際主流刊物Science, Nature, Nature Microbiology, Nature Plants,PNAS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并入選2022年“國際土壤科學聯合會李比希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