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丨現代化排水系統如何構建?來看看這四個典型案例
政務:上海水務海洋 2023-04-07 16:22
(四)上海排水系統
提標典型案例
一、綠色設施典型案例:和平公園雨水調蓄改造項目
不少家住虹口的小伙伴一定在和平公園游玩過吧,但你們一定不會想到,通過雨水調蓄設施改造,公園除了作為平時大家休憩娛樂的場所外,遭遇大暴雨時還能化身保障區域排水安全的衛士。作為典型綠色設施建設案例,和平公園雨水調蓄改造項目踐行“平戰結合”“海綿城市”“源頭滯蓄”等理念,保留公園內現有排水管網,補充下凹式綠地溢流出水口及新建下沉式景觀步道排水,結合公園景觀高程建設行泄通道,容納周邊地塊超量雨水;通過靈活調整湖體溢流水位,提高湖體調蓄規模;同時,利用退序防空設施,將現有民防通道改建為調蓄設施,作為湖體調蓄的補充。改造后的和平公園可服務周邊約36公頃區域,將超量雨水蓄存,提升周邊管網排水能力至5年一遇。
圖1 和平公園湖體調蓄提升改造方案總圖
二、藍色設施典型案例:張涇河南延伸工程
相較于中心城區,部分郊區河網密度高,雨水排水適合采用自排模式,因地制宜開展藍色設施建設對于這些區域排水能力提升作用明顯。金山區張涇河南延伸工程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案例。通過新開河道2.15公里(河道寬度40-50米,河道新開面積約92000平方米)、建設排海泵閘(閘門寬10米×3,泵排規模30立方米/秒×3),同步配建雨、污水管3.6公里,可實現16.95平方公里范圍內排水能力提標至3年一遇。
圖2 張涇河南延伸工程效果圖
三、灰色設施典型案例: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區排水系統工程
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區排水系統位于普陀區,原為桃浦工業區排水系統,是已建1年一遇標準強排系統。為配合地區產業結構升級,對排水系統規劃進行了調整,具體措施包括縮小原系統已建的桃浦雨水泵站服務面積,并在敦煌路常和路交叉口東南角的中央綠地內增建一座雨水泵站(泵排能力約19.17立方米/秒)和一座初期雨水調蓄池(調蓄庫容為10000立方米),系統內雨水管道布局也需重新梳理、改造。新建的泵站、調蓄池和配套管網建成運行后,與原桃浦雨水泵站共同將外環綠帶、滬寧鐵路、南何支線、滬嘉高速合圍區域約3.83平方公里范圍內的雨水排放標準提升至5年一遇,并有效控制初期雨水通過泵站放江排入河道,提升河道水質環境。
圖3 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區排水系統工程效果圖
四、灰色設施典型案例:張華浜東排水系統工程
張華浜東排水系統位于寶山區淞南鎮東張家宅處。為配合區域轉型開發,新建雨污水合建泵站1座(雨水泵站泵排能力20.8立方米/秒,污水泵站泵排能力0.8萬立方米/天)、初期雨水調蓄池1座(規模12000立方米)和配套排水管道,解決蕰藻浜-黃浦江-政漣路-國泳路-淞行路-小吉浦-逸仙路-軍工路合圍區域共2.88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排水問題。項目建成后,服務范圍內雨水排放標準達到5年一遇,能夠有效控制初期雨水通過泵站放江排入河道,提升區域水環境質量,為上港集發地塊、淞南僑福地塊和何家灣產業園開發提供防汛安全保障。
圖4 張華浜東排水系統工程效果圖
由于篇幅限制,本篇列舉項目有限,除上述項目,本市還有大量和上文類似的排水系統提標改造項目正如火如荼地推進建設。據統計,本市達到3-5年一遇的排水系統占比已由“十三五”末的16%提升至19%,今年將力爭達到21%。下階段,上海市區兩級排水主管部門將繼續通力合作,堅持規劃引領,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堅持掛圖作戰,全力推進建設與上海“創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發展定位相適應的現代化排水系統。
原標題:《排水丨現代化排水系統如何構建?來看看這四個典型案例》
(四)上海排水系統
提標典型案例
一、綠色設施典型案例:和平公園雨水調蓄改造項目
不少家住虹口的小伙伴一定在和平公園游玩過吧,但你們一定不會想到,通過雨水調蓄設施改造,公園除了作為平時大家休憩娛樂的場所外,遭遇大暴雨時還能化身保障區域排水安全的衛士。作為典型綠色設施建設案例,和平公園雨水調蓄改造項目踐行“平戰結合”“海綿城市”“源頭滯蓄”等理念,保留公園內現有排水管網,補充下凹式綠地溢流出水口及新建下沉式景觀步道排水,結合公園景觀高程建設行泄通道,容納周邊地塊超量雨水;通過靈活調整湖體溢流水位,提高湖體調蓄規模;同時,利用退序防空設施,將現有民防通道改建為調蓄設施,作為湖體調蓄的補充。改造后的和平公園可服務周邊約36公頃區域,將超量雨水蓄存,提升周邊管網排水能力至5年一遇。

圖1 和平公園湖體調蓄提升改造方案總圖
二、藍色設施典型案例:張涇河南延伸工程
相較于中心城區,部分郊區河網密度高,雨水排水適合采用自排模式,因地制宜開展藍色設施建設對于這些區域排水能力提升作用明顯。金山區張涇河南延伸工程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案例。通過新開河道2.15公里(河道寬度40-50米,河道新開面積約92000平方米)、建設排海泵閘(閘門寬10米×3,泵排規模30立方米/秒×3),同步配建雨、污水管3.6公里,可實現16.95平方公里范圍內排水能力提標至3年一遇。

圖2 張涇河南延伸工程效果圖
三、灰色設施典型案例: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區排水系統工程
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區排水系統位于普陀區,原為桃浦工業區排水系統,是已建1年一遇標準強排系統。為配合地區產業結構升級,對排水系統規劃進行了調整,具體措施包括縮小原系統已建的桃浦雨水泵站服務面積,并在敦煌路常和路交叉口東南角的中央綠地內增建一座雨水泵站(泵排能力約19.17立方米/秒)和一座初期雨水調蓄池(調蓄庫容為10000立方米),系統內雨水管道布局也需重新梳理、改造。新建的泵站、調蓄池和配套管網建成運行后,與原桃浦雨水泵站共同將外環綠帶、滬寧鐵路、南何支線、滬嘉高速合圍區域約3.83平方公里范圍內的雨水排放標準提升至5年一遇,并有效控制初期雨水通過泵站放江排入河道,提升河道水質環境。

圖3 桃浦科技智慧城核心區排水系統工程效果圖
四、灰色設施典型案例:張華浜東排水系統工程
張華浜東排水系統位于寶山區淞南鎮東張家宅處。為配合區域轉型開發,新建雨污水合建泵站1座(雨水泵站泵排能力20.8立方米/秒,污水泵站泵排能力0.8萬立方米/天)、初期雨水調蓄池1座(規模12000立方米)和配套排水管道,解決蕰藻浜-黃浦江-政漣路-國泳路-淞行路-小吉浦-逸仙路-軍工路合圍區域共2.88平方公里范圍內的排水問題。項目建成后,服務范圍內雨水排放標準達到5年一遇,能夠有效控制初期雨水通過泵站放江排入河道,提升區域水環境質量,為上港集發地塊、淞南僑福地塊和何家灣產業園開發提供防汛安全保障。

圖4 張華浜東排水系統工程效果圖
由于篇幅限制,本篇列舉項目有限,除上述項目,本市還有大量和上文類似的排水系統提標改造項目正如火如荼地推進建設。據統計,本市達到3-5年一遇的排水系統占比已由“十三五”末的16%提升至19%,今年將力爭達到21%。下階段,上海市區兩級排水主管部門將繼續通力合作,堅持規劃引領,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堅持掛圖作戰,全力推進建設與上海“創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發展定位相適應的現代化排水系統。
原標題:《排水丨現代化排水系統如何構建?來看看這四個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