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全媒體記者鄔強報道:五月的鷹潭,春光明媚,信江新區龍潭湖公園草色蔥蘢,波光瀲滟,宛如鑲嵌在城市的碧玉,一塊“高顏值、會呼吸”的生態“大海綿”正不斷成型完善。日前,由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投資、建設和運營的鷹潭市信江新區廠網河湖園一體化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15個子項相繼完成,并在水利部、財政部、住建部聯合開展的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估中獲得最高等級A級,海綿城市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鷹潭石鼓渡河(一期)水系連通工程
海綿城市,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鷹潭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全力推進鷹潭市信江新區廠網河湖園一體化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這一重大工程,致力于打造海綿示范、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該項目以海綿城市建設為統領,按照“多元治水、生態親水、智慧管水”的系統思路,依托鷹潭自身湖庫水系和生態基底,連接廠網河湖園,生態修復6條河道、7個湖泊,海綿化改造36個居民小區、20個公共建筑區域(學校、市民廣場等場所),為鷹潭海綿城市建設植入“生態綠芯”。
鷹潭石鼓渡河(二期)水系連通工程
當公園遇上“海綿”,昔日“黑臭湖”變身綠色“大海綿”。龍潭湖治理之前,周邊生活污水直排入湖,湖水受到嚴重污染。據龍潭湖邊的小區居民反映,一到夏天龍潭湖周邊蚊子特別多,不時還會散發惡臭,連窗也不敢開。改造工程啟動后,項目建設團隊采取改造截污管道、挖掘湖岸淤泥、優化湖泊空間、栽植沉水挺水植物等措施逐步恢復湖泊生態,并翻新、增設沿湖步道、親子樂園等公園設施。經過水生態治理后,龍潭湖形成了物種多樣,功能完善,景觀優美的濕生環境,顯著增強了公園雨洪管理能力,恢復了河湖吐納蓄積的自然功能。龍潭湖公園也蛻變為集生態、文化、休閑、健身的于一體的城市“后花園”,成為周邊居民飯后散步、親水近綠的好去所。
城市更美麗,居民更幸福。走在路上宛如置身花園,這是上下班的居民走在玉清路綠道的真實感受。踩在彩色人行步道上,腳感舒適,步道兩旁,植物品種豐富,顏色層次分明,并用杉木樁和鵝卵石組成的獨特景觀,一步一景、渾然天成。同時在玉清路綠道兩旁設置的過水通道和植草溝,引導雨水自然流入雨水花園中進行滲透、蓄存、過濾、凈化,可以有效削減雨水徑流污染、提高雨水資源轉化利用率。鷹潭市信江新區廠網河湖園一體化海綿城市建設項目一共將改造29條這樣的道路,一條條城市綠道,讓城市融入自然,讓居民上下班通勤就能賞花賞景,幸福滿滿。
鷹潭玉清路海綿化改造工程
會“呼吸”,才宜居。隨著民悅家園海綿化微改造工程完成,小區環境也隨之煥然一新。“路面變得平整,小區綠化也更好了,雨天出門路上清清爽爽,褲腿干干凈凈的”住在小區的吳大爺高興地談到。社區改造整體沒有大修大拆,而是采納“微”更新理念,通過增設透水鋪裝、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綠色屋頂等設施,用細節提升居民的生活舒適度,把一個老舊小區改造為綠色低碳、節水排污的示范小區。“社區改造七分在協調,三分在施工”。為快速推進小區改造,避免施工給居民生活帶來較大影響,建設團隊成立溝通協調專班,在入場施工之前聯系所屬街道、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單位和小區居民代表召開交流協調會,認真聽取小區居民的訴求,改進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取得小區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鷹潭市信江新區廠網河湖園一體化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將根本性改善信江新區河湖環境,提高信江新區污水處理廠污水收集率,消除城市內澇隱患,讓城市更具韌性。”中國鐵工投資鷹潭項目公司總經理王立介紹。隨著鷹潭市信江新區廠網河湖園一體化海綿城市建設PPP項目的建設實施,生態河湖公園為“綠芯”,道路沿線綠地為“綠脈”,社區綠地為“綠點”的城市生態系統,連點成線、織網成片,加速鋪展海綿鷹潭的生態畫卷。
據介紹,鷹潭市以“全域系統、蓄排并舉、污澇同治、智慧管控”為總體建設思路,攜手中國中鐵傾力打造的生態環境系統服務商和現代城市投資運營商——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實現了海綿城市建設全類型、全市域、全過程閉環管控,片區建設成效初步顯現,城市功能品質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顯著提高。
0人參與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