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治水上半年成績單出爐!推動解決2435個治水問題
日前,佛山市水環境治理指揮部辦公室召開2023年上半年水環境治理專題工作會議。上半年,佛山各區指揮部強化統籌、狠抓落實、真抓實干,召開超100次治水會議,各區治水辦開展1456次現場調研,推動解決2435個治水問題。
部門協作:
成立水環境治理督導服務工作組協同攻堅
據介紹,佛山市水環境治理指揮部辦公室按照《2023年水環境治理督導服務工作方案》,組織市水利局、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成立2023年水環境治理督導服務工作組,以水質達標改善和污水處理進水濃度提升為目標,圍繞重點斷面達標攻堅、黑臭水體整治攻堅、污水處理擴能提質增效攻堅、工業園“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攻堅、養殖池塘改造提升攻堅共5項重點任務,通過一線指導、現場督導、問題協調、專題督查等形式,會同區、鎮(街道)持續查找問題、定期會商研判、協同攻堅發力,確保完成年度目標。
佛山水利部門充分履行行業主管部門職責,加強水環境治理和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等重點項目規劃、建設、運維全過程管理,協調推進重點區域工農業污染治理,全力推進水質達標和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環境、水利部門同向發力推進“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理清、理順工業排水體系。農業農村部門牽頭推行高質量零排放水產養殖模式,生態環境部門強化尾水排放監管發揮“倒逼”手段,鎮(街)村、(居)強化集中排水期統一調度管理,合力推動池塘改造和漁業綠色發展。
治理提升:
整治農村黑臭水體 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今年,佛山計劃整治55條農村黑臭水體,逐條審核整治方案、全河段現場檢查,壓實整治責任,已完成24條整治;強化已驗收黑臭水體巡查監管。健全長制久清責任制,持續改善河涌水質,鞏固提升治理成效。通過逐條河涌實地檢查、監管巡查評分形式,評估農村黑臭水體長制久清整治成效,推進水質不穩定的河涌持續整治。
同時,佛山大力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市級從嚴審核重點項目,要求各區把工程項目往人口密集、河涌水質不達標等區域傾斜,已完成新建或修復管網535公里、雨污分流改造35公里、暗涵整治22公里,年內計劃新擴建的8座污水廠均已開工建設;計劃完成48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完成5個自然村治理。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佛山重點推進全市10座重要污水廠進水濃度攻堅,上半年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BOD5濃度為80.69mg/L,比去年同期提升19.4%。深入推進“三個一體化”改革,壓實排水公司主體責任,將管網接管率、管網運維效果、污水廠進水濃度等要素納入對排水公司的績效考核,促進全市排水設施建設效率和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幸福河湖:
強化江河兩岸整治 提升促進水產城融合
今年以來,全市已清理江河兩岸問題7992宗,累計拆除江河兩岸違法建筑面積50.9萬平方米,清理占地面積58.8萬平方米,拆后建成公園、復綠面積2.86萬平方米,新建碧道101.1公里。
目前,佛山已完成20個秀麗湖庫“一湖一策”“一庫一策”方案編制。高明區入選2023年小流域綜合治理提質增效項目重點縣,助力復蘇河湖生態環境和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試點打造綠色水經濟。
佛山積極向省河長辦申報成為省級全域水經濟試點市,禪城南莊龍舟灣水上運動中心項目、順德區桂畔湖水韻文旅綜合項目、三水白坭文創特色小鎮納入省級試點重點推進項目。接下來,佛山將立足制造業城市定位,統籌做好治水、節水、管水,全力推進綠美佛山幸福河湖建設,積極拓寬治水資金籌措渠道,繼續爭取專項債、金融工具政策支持,積極推動水環境治理EOD模式,助力城市品質提升。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黃健源 通訊員:張珠穆
歐仁環境顛覆性技術:污水廠擴容“加速跑”(原有設施不動,污水處理規模擴容1倍!出水水質達地表水準IV類標準!),推動污水治理提質增效。
誠征全國各地污水廠提標擴容工程需求方(水務集團、BOT公司、設計院等)!
誠征全國各地合作伙伴!咨詢熱線:歐仁環境 張總 186 6988 3696,盧總 186 6988 3690
自主研發EBOS膜泥耦合污水處理工藝,于活性污泥法工藝中結合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法固定附著大量微生物,充足的底物濃度下增強系統酶活,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為小分子有機物,利用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耦合作用從而提升整體處理效率,并針對膜泥耦合工藝的技術特點量身打造Cbioxys-U系列產品。


誠征全國各地合作伙伴!咨詢熱線:歐仁環境 張總 186 6988 3696,盧總 186 6988 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