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推進鄉鎮生活污水治理:污水變清流 鄉村靚起來

應城市楊河鎮生活污水處處理廠。
2017年以來,湖北省孝感市按照湖北省推進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要求,聚焦短板,高起點規劃、嚴標準建設、全覆蓋推進,累計投資24.36億元,2020年,在全省率先完成新改建鄉鎮生活污水處理項目96個,并轉入商業運營,建成標準化污水處理廠95座、主支管網1436公里,日處理規模19.78萬噸,年處理污水5000萬噸以上,惠及鄉鎮居民22萬戶、80余萬人。
在全省率先形成“設施完善、管網配套、在線監測、運行穩定”的鄉鎮生活污水治理體系。主要考核指標持續保持全省領先,全市管網普及率達到98%以上,污水收集率達到96%以上。鄉鎮生活污水直排問題徹底消除,水質得到明顯改善,13個國控斷面全部達到優良水平。
綠草茵茵,一泓清水嘩嘩作響。連日來,走進孝感市多處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見證了鄉鎮生活污水變成清水排入河流的美麗“蛻變”。
孝南區西河鎮生活污水處處理廠。
治理破題,全覆蓋推進
回想起鄉鎮污水治理項目建設前的排放現狀,孝感應城市住建局鄉鎮污水工作專班負責人孫宇凌深有感觸地說,“以前,鄉鎮生活污水都是通過明渠或暗渠排放,污染了河道。特別是夏天,蚊蠅滋生,氣味難聞。”
令孫宇凌印象深刻的是,應城三合鎮一個村莊的戶管點附近,以前是一條污水溝,夏天悶熱,居民都不敢開門通風。如今,項目完工后,居民的門都開了,夏天納涼好不愜意。
改變這一切的,正是應城各鄉鎮污水治理廠的相繼投用。 2017年以來,孝感市按照湖北省推進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要求,全面推進鄉鎮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建設,并確定以縣(市、區)為實施主體,打捆新建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的整體思路,逐步向所有建制鄉鎮鋪開。
為全力推進鄉鎮污水治理設施全覆蓋,2018年,孝感市政府成立“四個三重大生態建設工程”指揮部,下設鄉鎮污水治理指揮部,制定《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實施方案》,并將鄉鎮污水治理列入38項重點工作,納入市政府“五化管理”平臺進行督辦管理。
“鄉鎮污水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任務重、難度大,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孫宇凌坦言,與城區不同,鄉鎮人口季節性流動大,常住人口與戶籍人口有很大差別,房屋朝向各異,協調工作難度大,項目最大的難點便是建設規模的確定。
從破解難點入手,應城組織項目公司、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鄉鎮經過充分調查,結合鄉鎮特征,因地制宜,制定了支戶管建設方案,充分調動鄉鎮、社區隊伍力量,加快支戶管建設進度。制定排水戶普查統一模板,劃分居民住戶、個體工商戶、單位企業戶、公共設施四種類型,普查登記排水戶基本信息、地理信息、排水類型、污水類型、排水方井編號等,普查成果用于組織入戶設施施工、排水許可及管網維護管理、污水處理費測算與征收。打造樣板,示范推進。指導各地選擇分散住戶、集中小區、企事業單位等不同類型排水戶開展樣板示范,分類確定施工技術方案和施工組織方式。多措并舉,控制COD濃度。扎實開展雨污分流改造、鄉鎮“廁所革命”,抓好污水源頭一級處理(禁止工業生產污水直接接入鄉鎮污水廠;污水COD濃度過大的,建設調節池錯峰排放),確保COD濃度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
如今,應城所有鄉鎮污水處理廠、收集主支管網、入戶管建設已全部完成,進入正式運行狀態。
位于主城區的孝南區,鄉鎮污水處理成績亦是可圈可點。6月25日,湖北省住建廳發布2023年1至5月份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考核情況通報,孝南區住建局位居全省第二。該區委書記夏齊勇介紹,近年來,孝南區把鄉鎮生活污水治理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抓,大力實施“提質增效”工程,推動鄉鎮生活污水廠規范管理、穩定運行,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各項指標持續保持全省前列。
該區堅持建管一體,成立實施專班,形成“區級統籌、鄉鎮實施、部門配合、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2020年7月,全區9座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并轉入商業運營,實現鄉鎮全覆蓋,總規模11.48萬噸/日,總投資7.6億元。堅持廠網一體,因地制宜制定管網鋪設方案,通過“繞、架、穿”的辦法,破解管網接戶難題。目前,共鋪設污水收集主支管網500余公里,完成入戶7.3萬余戶,鄉鎮生活污水接戶率、收集率均達98%以上。同時,強化接戶污水閉環管理、雨污分流改造管理、廠區在線檢測管理,全區污水處理廠負荷率及各項運行指標顯著提升。
孝南區陡崗鎮生活污水處理廠。
智慧監管,高效率運行
“廠區出水水質達到國家一級A標準,可以用來灌溉農田!”20日,在楊河鎮生活污水處理廠,負責廠區運營的某環境技術企業魏廠長介紹,村民的生活污水通過管網自流,首先進入到污水處理廠的格柵池中,經過格柵的過濾,流入調節池,最后經過消毒器注入清水池中便可達標排放。
在另一側的出水口,污水經過處理已變得清澈,潺潺流入旁邊的漳河。漳河內,野鴨戲水,居民閑釣,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面躍然眼前。
這一和諧畫面的出現離不開污水治理項目的正常穩定運營。在楊河鎮污水處理廠,廠長魏志剛每天必須要做的工作有數據監察、取水樣、填寫報表等。
“污水處理廠運營是專業領域,專業事就得專業人干!”孫宇凌介紹,應城鄉鎮污水處理廠都交由專業的環保公司運營,后期的運行監管、績效考核等工作則由政府部門負責。
與應城相同,全市所有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并穩定轉入第三方運營。
為確保運營主體、監管主體各方責任得以真正落實,孝感市積極探索智慧在線監控機制,每個縣市區集中建設遠程控制,每座污水處理廠都配套建設在線監測設施,確保污水處理設施運行得到適時監管控制,防止污水不經處理排放。同時,啟動鄉鎮生活污水治理績效考核,將各項排放指標、污水處理量、運行負荷率、運行狀況等納入考核考評體系,并根據考核情況進行付費。
在位于郎君鎮的諾衛環境公司中控中心,工作人員正在顯示屏上調看數據,包括楊河在內的11個鄉鎮生活污水處理的每道工序都一目了然。通過共享信息平臺,在應城市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設指揮部,也可實時對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數據進行在線監控。同時,各項指標和運行情況還會自動上傳至湖北省鄉鎮污水治理信息平臺。
“一旦有指標異常,系統就會發出警報。”魏志剛介紹,通常在數據顯現異常趨勢的時候,技術人員就會干預,不會等到系統發出警報。根據6月份在線監測數據顯示,孝感各縣市區污水處理進出水指標評分達到優秀。
應城市義和鎮生活污水處理廠。
建章立制,統籌推進
孝感治理鄉鎮生活污水到底有何秘籍? 與“擦亮小城鎮”行動緊密配合,孝感對鄉鎮污水管網覆蓋再排查、再整改,確保鎮區范圍內污水應接盡接。管網向周邊有條件的村莊延伸,擴大覆蓋面,提升污水廠負荷率,全市共向172個村莊延伸,覆蓋戶數4.45萬戶,受益人口13.2萬人。
如孝昌縣投資6700萬元實施7個鄉鎮生活污水管網延伸項目,有效提升負荷率;大悟縣籌資1.1億用于鄉鎮污水提質增效,污水廠運行指標顯著提升。通過市場化擇優選擇專業公司統一負責管網運維,定期開展管線巡檢,確保管網無滲漏、堵塞。孝南區項目公司通過公開招投標選定2家管網維護隊伍,每兩周一輪回在縣域開展管線巡檢,確保管網維護及時到位。堅持“一廠一策”,實行立體化整改。漢川市投資2095萬元,完善主管網12km,新建提升泵站3座,消除堵點、漏點130余處,整改錯接、混接、損壞的管網2.5公里,清理接戶方井5000余次,整改取得切實成效。
建立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指導縣市區出臺鄉鎮污水處理設施維護管理辦法,督促項目公司制定污水處理廠管理制度、應急預案、安全生產等制度,厘清和壓實各方責任,以過程管控保證規范運行。建強管理隊伍。組建專門機構、促使鄉鎮污水廠由項目建設向常態化運行轉變。各縣市區設立鄉鎮生活污水管理機構,共配置管理人員34人。云夢縣成立事業單位性質的管理機構,專門負責鄉鎮生活污水管理工作。打造智慧平臺。縣市區均建成智慧管控系統,集中采集縣域各個鄉鎮污水廠的核心數據、在線監控重要設備運行狀態,在線進行數據存儲、實時控制、遠程監測。實行績效付費。按照“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各地高標出臺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費征收管理辦法,合理制定付費標準,將污水處理費納入當地財政預算,根據績效評價綜合考核結果,定期支付污水處理費用,確保污水處理廠高效運轉。
強化督導考評。依托省建設廳信息平臺,孝感市級專班每月開展數據分析、通報運行情況,每個季度開展現場抽查,重點問題及時向當地政府發函。2022年,向縣市區人民政府發督辦函12份,整改問題15處。開展綜合考評,將鄉鎮生活污水治理納入孝感市政府對縣市區年度責任目標考核內容,考核結果同地方黨委政府工作實績掛鉤。
今年1-6月,孝感納入湖北省住建廳考核的鄉鎮生活污水廠累計處理污水2593.61萬噸,進水COD濃度日均值168.76MG/L,達標天數合格率95.27%,出水5項指標達標(一級A)天數合格率92.93%,污水廠負荷率平均70.63%,綜合考核評價達到“優”標準。(圖/文 虞宇杰 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