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能源和液化空氣聯合打造新的吉瓦級電解槽工廠,助力推進氫經濟發展
11月8日,西門子能源和液化空氣集團(“液化空氣”)在柏林舉行了吉瓦級電解槽工廠的揭幕典禮。在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的見證下,西門子能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安·布魯赫和法國合作伙伴液化空氣首席執行官傅朗華共同啟動了氫能裝備的大規模生產線。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羅伯特·哈貝克、法國工業部部長羅蘭·萊斯庫爾等德法政界代表也一同出席了典禮。
新啟用的工廠將成為西門子能源電解槽大規模生產基地,為促進氫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氫能源要在未來實現氣候中立的進程中扮演關鍵作用,就必須實現規;a和具備競爭力的價格。因此,大規模生產“成本效益高、可擴展性好”的電解槽至關重要。新工廠目前年產能為1吉瓦,預計到2025年將提升到至少3吉瓦。據此計算這一產能規模每年可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約30萬噸綠氫。應用綠氫替代化石燃料,將可以減少相當于德國亞琛市26萬人口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西門子能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克里斯蒂安·布魯赫表示:“沒有氫能就無法實現能源轉型。今天新工廠的揭幕和吉瓦級電解槽生產線的啟動,標志著我們邁出了關鍵技術商業化的重要一步。當前,我們需要形成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平衡風險與回報,打造氫能的成功案例,并加速其大規模利用。”
新工廠將充分利用西門子能源在柏林現有的生產設施和經驗豐富的員工團隊。新電解槽生產線占地2000平方米,投資約為3000萬歐元。新工廠將為眾多行業客戶提供電解槽的核心部件,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谫|子交換膜(PEM)技術的電解槽可以很好地適應可再生能源供應的間歇性特點。與其他制氫技術相比,PEM電解槽以更少的材料、人力和空間將吉瓦級產能引入市場,成為快速提升氫氣產能的理想方案。當電解槽模塊生產完成后,可以在項目現場附近進行組裝,進一步提高解決方案的經濟性。
這一法德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將充分發揮液化空氣和西門子能源的專業能力,整合兩家企業的項目資源,形成氫能項目的協同組合。在歐洲,已有多個大規模的低碳和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處于建設階段。例如,在法國的杰羅姆港附近,液化空氣的諾曼底200兆瓦電解水制氫項目(Normand'Hy)正在建設中,投入運行后,每年可減少高達25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該項目是西門子能源柏林電解水制氫設備新產線供貨的首批項目之一,也是液化空氣和西門子能源合資協議框架的一部分。西門子能源還在進行其他大規模電解水制氫項目,比如在丹麥的卡索項目以及瑞典的FlagshipONE項目,這些項目將為航運業使用的電制合成燃料提供氫氣。
液化空氣首席執行官傅朗華表示:“工業級電解槽的大規模生產對于實現具有競爭力的可再生氫至關重要。我們與西門子能源的合資企業將雙方最擅長的專業技能結合在一起,向市場推出最適合的產品。這項最先進的技術將很快應用在德國奧伯豪森市的Trailblazer電解水制氫項目,并將大規模應用于諾曼底電解水制氫項目。氫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被證明是向低碳社會轉型的關鍵因素。”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為柏林工廠的研究工作提供了財政支持,該研究是德國H2Giga氫能旗艦項目所屬吉瓦級電解槽生產項目(SEGIWA)的一部分。
——————————————————————————————————
西門子能源(Siemens Energy)是全球領先的能源技術公司之一,攜手客戶與合作伙伴,打造面向未來的能源體系,助力全球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西門子能源擁有豐富廣泛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覆蓋從發電、輸電、儲能到低碳工業幾乎全部的能源價值鏈。西門子能源的業務組合涵蓋傳統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如燃氣輪機、蒸汽輪機、以氫氣驅動的混合動力發電廠、發電機與變壓器等。在風電領域,西門子能源依托旗下的西門子歌美颯可再生能源公司(SGRE)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居于引領地位。據估算,全球發電量的六分之一是基于西門子能源的技術。西門子能源于2020年5月實現獨立自主運營,同年9月在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西門子能源在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9.4萬名員工,并在2022財年實現營收29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