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產業研究院是生態環境部直屬單位設立的環保產業智庫研究機構,具有環保產業政策研究、環保科技成果轉化、環保產業行業分析、環保咨詢服務、環保產業信息發布等工作職能。
研究院設立專家委員會,由100位特聘專家組成;設立企業家委員會,由100位環保產業企業家作為特邀研究員組成。發揮專業環保產業智庫資源優勢,承擔環保產業課題研究、專項調研以及項目考察活動;定期舉辦“綠金匯”全國環保企業總裁沙龍,每年召開“生態環境產業年會”,宣傳推薦先進環保處理工藝技術、工程案例和運維模式,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圍繞生態環境保護中心工作,密切聯系國家部委、地方政府、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在環保產業理論研究、政策解讀、信息服務、項目實施、創新技術產業化、資源融合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為政府、企業及社會各界提供生態環境全產業鏈的綜合服務。
(一)產業政策研究中心
承擔生態環境部產業研究課題,專項調研及社會活動;舉辦環保企業總裁沙龍(綠金匯)、中國環保產業發展論壇、環保產業投融資高峰論壇等活動。
定期發布全國環保產業各類研究報告、指數報告、排行報告,開展環保產業細分領域年度排名評選,發布年度排行榜。 開展全國環保優秀品牌企業、全國環保誠信企業、全國環保示范工程評選及宣傳活動。
(二)綠色金融中心
聯合相關金融、證券和產業基金,篩選優秀技術、項目和企業,進行股權投資或收并購,助力環保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和產業要素資源整合。
積極爭取國家和地方財政對環保領域的資金投入,廣泛開辟環保資源利用渠道,努力實現低風險融資,為環保企業和基層政府提供廣泛、便捷、高效、低風險的綠色金融解決方案。
(三)咨詢服務中心
圍繞國家推進的環保治理“第三方”服務、環保咨詢服務等目標,發揮智力人才優勢,開展環保政策咨詢技術交流、企業診斷、人才培訓、環保產品評定認證等工作。
發揮行業資源優勢,為地方政府和企業提供生態環境產業綜合咨詢服務。包括企業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企業排污許可申請報告編制、企業污染風險排查、各類環境規劃報告編制以及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區要素導入等服務。
(四)碳中和研究中心
為政府部門、產業園區、各行業的企業單位實施規劃和設計碳排放路徑(碳中和CREO路徑),開展碳排放核算、碳排放監測、碳排放權交易、碳達峰行動方案編制等工作。
(五)環保大數據研究中心
聯合環保大數據相關開發機構,推出面向全國環保系統的環保監測及監管大數據技術方案以及各種應用,服務環境監測及監察。
聯合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推出面向企業的環保大數據在線管理平臺,包括企業環境信用評定、環境責任險、排污安全風險評估等若干項智能化管理服務。
(六)生態環境監測檢測中心
開展生態環境監測檢測領域的產業政策研究和市場分析,針對行業發展中的難點以及痛點問題,快速查明污染源,并提出政策建議和技術解決方案。
圍繞環境監測檢測社會化服務和第三方運營,推出面向政府和企業的專業化服務,不斷提高環境監測檢測水平。
(七)礦山生態修復中心
以礦山、土壤修復技術研發及工程實踐為主,集“生態評估、工程勘察、規劃設計、技術研發、投資建設、施工運營與咨詢服務”于一體,打造礦山生態修復全產業鏈。
業務覆蓋礦山生態修復、邊坡(創面)生態修復、農業污染耕地生態修復、土地整治與改良等領域,擁有礦山生態修復技術、土壤(土地)生態修復技術以及創面邊坡生態修復技術專利集群。
(八)水環境研究中心
聚焦水環境政策、技術、運營模式等研究。為水環境治理提供新理念和新思路。
整合水環境治理產業資源,優化污水深度處理和廢水資源化利用整體解決方案。
(九)大氣環境研究中心
研究大氣污染防治產業政策,分析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現象,發表專業行業觀點,面向國家相關部門提供決策建議,促進產業治理能力轉型升級。
圍繞打贏藍天保衛戰,組織實施一批創新性、先導性、示范性項目,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先進技術向治理能力的轉化。
(十)農業農村研究中心
研究農村農業生態環境產業政策,總結推廣創新技術及項目案例,向國家相關部門提供決策建議。
圍繞鄉村振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業環境資源產業化等主題組織實施一批創新性、先導性、示范性項目。整合多產業要素和資源,促進“生態農業”高質量發展。
(十一)生態文旅產業中心
依據十四五規劃,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概念融入文旅產業發展中,打造生態文旅品牌,提升全域旅游理念,促進全域旅游發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文化內涵。
(十二)產業發展促進中心
根據國家發展戰略,適時與相關地方政府及機構合作,建設區域發展中心,加快研究院與各級政府部門、行業組織、科研機構和環保企業等的合作,構建協調一致、分工合作的環保產業服務體系。
孵化、培育環保行業細分領域領先企業,加快環保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轉化水平。加強資本與環保產業的結合,為IPO,PRE-IPO企業提供專業化、全流程金融服務。
(十三)土壤修復研究中心
聚焦土壤修復的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發,致力于解決農業和工業中所存在的土壤污染難點問題。發掘地方土壤治理項目,推進項目備案和方案實施。
開展土壤修復領域的技術應用、場地調查、課題申報、風險評估和管理防控等相關業務,宣傳推介優質創新型土壤修復技術和處置工藝。
(十四)固廢產業研究中心
加強與國內外相關機構的交流合作,進行固廢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處置領域調研。開展技術交流、合作、培訓、咨詢與信息服務等工作,促進我國固廢處理處置行業的可持續綠色發展。
宣傳推廣先進的處置技術和工藝體系;提升不同行業的固廢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效率;提高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泥處理水平,進行穩定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提高研究城市和村鎮的垃圾分類、垃圾清運焚燒、廚余垃圾、醫療垃圾的資源化的處理能力;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及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典型行業難點問題進行技術攻關。
(十五)危廢治理研究中心
加強國內外相關科研院所、組織機構和高校的交流合作,聯合危廢處置環保企業共同推進先進危廢處理技術的市場化應用,努力解決我國危廢行業處置過程中的所面臨的各種難點問題。
專注于危廢處置技術的成果轉化和技術應用,特別是在飛灰、工業廢鹽、有色金屬、赤泥、鉛酸廢電池等領域,積極發掘危廢處置市場潛力和項目標地。加快提升我國各種危險廢物的無害化、資源化的處置能力,探索市場化治理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