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含氟廢水回用處理技術
近年來我國光伏行業發展迅速,光伏廢水處理日益受到關注。含氟廢水是光伏行業產生的主要廢水,大部分企業將含氟廢水經過除氟處理后排放,但隨著水資源日益匱乏,含氟廢水回用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廢水情況
1.1 廢水來源
企業的含氟廢水主要來源于電池車間,電池車間的工藝為:制絨→擴散→濕法刻蝕→噴涂減反射膜→印刷燒結。其中硅片制絨和刻蝕兩個工序產生廢水,包括廢酸液(硝酸+氫氟酸、氫氟酸+鹽酸或氫氟酸)、廢堿液(氫氧化鉀)、酸清洗水和堿清洗水。
其中廢酸液和廢堿液水量較小,為間歇排放,酸清洗水和堿清洗水水量較大,水質水量相對穩定。由于廢酸液水量較小,水質和水量波動較大,且腐蝕性很強,因此不考慮此部分廢水的回用,將此種廢水從生產設備上接出獨立管道流入除氟設施處理,將酸清洗水、堿清洗水和廢堿液作為回用處理的原水。
1.2 除氟設施流程
含氟廢水經處理后,其出水可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三級標準。
圖1
除氟處理設施主要是通過加入石灰、氯化鈣和絮凝劑,使廢水中的氟化物與石灰和氯化鈣中的鈣離子生成氟化鈣沉淀,以達到去除廢水中氟化物的目的。
在除氟處理過程中加入了石灰、絮凝劑等工業藥劑,造成廢水處理后COD、電導率和硬度較處理前更高,處理后的水質更為復雜,且加入過量的鈣離子對反滲透膜有較大的堵塞隱患。
回用工藝設計
針對含氟廢水水質特點,將準備回用處理的含氟廢水處理后回用到純水站代替新鮮水制備純水供應到生產中,回用處理系統濃水排到原有除氟處理設施處理達標后排放。回用水質需滿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 19923—2005)圖 1中工藝與產品用水的水質標準要求。
2.1 預處理工藝
預處理環節由提升泵、pH初調節池、活性炭過濾器及氫氧化鈉加藥系統組成。
由于廢水pH較低,且水中含有碎硅片和酸堿與硅片反應后生成的二氧化硅等膠體物質,因此在廢水進入反滲透系統前,需要先對廢水進行預處理。
由于廢水中碎硅片顆粒較小,且廢水有較強腐蝕性,因此未使用常規的格柵作為攔截設備,而是在廢水進入收集池前管道上安裝過濾精度為100 μm的布袋過濾器,過濾水中的碎硅片等物體,以避免碎硅片對反滲透膜的切割危險。
由于廢水中形成緩沖溶液,用氫氧化鈉對廢水進行pH調節時,若直接將廢水調至中性則氫氧化鈉消耗量較大,為降低運行成本,將pH調節分兩次進行,進入一級反滲透前先將pH調至5,廢水經過一級反滲透膜處理后,去除掉大部分弱酸離子,在進入二級反滲透前再將水pH調至中性。
活性炭過濾器用于吸附廢水中懸浮物、膠體和少量有機物,進一步保證了反滲透系統的進水要求。過濾器設反洗系統,可對活性炭介質進行清洗,以保證活性炭介質使用壽命。
2.2 反滲透系統
反滲透系統是本回用工程的核心,可去除水中絕大部分可溶性鹽、膠體和微生物。反滲透系統主要包括保安過濾器、高壓泵、兩級反滲透膜、清洗系統及阻垢劑、還原劑加藥系統等。
2.2.1 保安過濾器
保安過濾器采用過濾精度為5 μm的濾芯,可濾除掉粒徑大于5 μm的污染物,保證反滲透膜系統正常運行。要求保安過濾器進出口壓差超過0.1 MPa時更換濾芯。
2.2.2 高壓泵
在一級和二級反滲透膜前分別安裝高壓泵,為反滲透膜組提供足夠的進水壓力。
2.2.3 反滲透膜
高水通量和高脫鹽率;化學穩定性好 (pH2 - 12);使用壽命長;抗生物污染;可使用壓力范圍廣泛(20 - 1000psi);廣泛用于電子、醫藥用純水、飲用蒸流水、太空水的生產,用于生物、醫學工程。
2.2.4 阻垢劑加藥系統
為了防止濃水端反滲透膜化學結垢,在廢水進入反滲透膜前加入阻垢劑。
2.2.5 膜清洗系統
反滲透運行壓強應小于2 MPa,當系統長期運行后,因微量鹽分結垢和有機物積累造成反滲透膜性能下降,運行壓力升高,此時需用化學藥品清洗。 運行狀況良好。系水回收率約為65%,脫鹽率達到98%以上。
反滲透技術在光伏廢水回用項目中運行狀況良好,既減少了新鮮水的使用,又減少了工業廢水排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