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周丨污水資源化利用,“一區一點”有新招
原創 上海水務海洋 上海水務海洋
污水資源化利用即污水經無害化處理達到特定水質標準,作為再生水替代常規水資源,用于工業生產、市政雜用、生態補水、農業灌溉等,對于促進水資源集約節約和減排降碳,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和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的通知》要求,本市在城鎮、工業等領域積極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試點項目,指導各郊區因地制宜形成“一區一點”特色亮點。目前全市共有污水資源化項目13個,全年非常規水源利用量近1億立方米。

在污水資源化項目中,上海化學工業區完成了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中期評估。自2018年起,化工區將園區內原有的生態濕地提升改造為專業的人工表面流濕地,每天10000立方米園區處理達標的廢水混合15000立方米園區中央河水后,流經濕地,通過植物的吸收、微生物降解、同化、基質的吸附、絡合等共同作用得到凈化,出水水質參考地表水Ⅳ類標準,最終回用作為水景和水道的清潔能源,樹立了“化工污水”到“生態補水”的新標桿。到2022年,濕地主要指標總氮、總磷的去除率分別為36.50%、18.45%,BOD去除率為4.26%,CODcr在春季的去除率最高,達到11.60%。同時,該濕地昆蟲種類已超過60種,濕地鳥類種數從約20種提升至接近35種,生物多樣性提高顯著。
海濱污水處理廠通過內、中、外三個循環的有機聯動,成為了全市首家一級A達標尾水“零排放、100%資源化利用”的城鎮污水處理廠。首先,緊盯內循環,將處理后的一級A達標尾水用作生產運營的“第二水源”,廠區內污水處理沉淀池、曝氣池加藥間、除臭設施、綠化澆灌等均已使用尾水代替自來水。其次,做好中循環,將一級A達標尾水全量提供給海濱資源再利用中心,作為其垃圾焚燒爐的直流冷卻水,同時,海濱污泥焚燒廠冷卻水源也將全部切換為海濱污水廠的一級A達標尾水。最后,開展外循環,計劃把海濱資源再利用中心垃圾焚燒產生的“過熱蒸汽”用作污泥焚燒廠干化污泥的主熱源,力爭于“十四五”末在海濱地塊實現“污水處理、污泥處置、垃圾焚燒”三個工藝段的能源循環系統。經統計,2023年海濱污水廠中水利用量總約5700萬立方米,預計2024年節約水資源1.1億立方米,為全區污水資源化利用領域樹立標桿。
上海蟠龍天地位于上海虹橋商務區,是集商業、住宅、酒店、綠地于一體的城市微度假村目的地,蟠龍天地水系環繞,但自有水動力不足,非汛期水位沒有水源補給。而附近的徐涇污水廠,尾水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其中氨氮和總磷執行地表水Ⅳ類水標準,即氨氮≤1.5mg/L,總磷≤0.3mg/L。水質與青浦片區地表水水質一致,甚至透明度指標要高出些許。于是在蟠龍天地核心水系,就近引入徐涇污水廠尾水,通過上游迮庵支河排入該片水系,全年可補水1200萬立方米左右。目前河道水質常年清澈透明,給游客帶來了很好的體驗。
供水事務中心供稿
繼續滑動看下一個輕觸閱讀原文

上海水務海洋向上滑動看下一個
原標題:《中國水周丨污水資源化利用,“一區一點”有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