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鎮水務與工程研究分院(以下簡稱“中規院水務院”)作為部科研事業單位,深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緊密圍繞部中心工作,深耕專業領域,持續提升決策支持服務保障能力,不斷強化中規智庫建設。在以智庫力量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方面作出大量探索和實踐。
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中規院水務院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部署,履行公益事業機構社會責任,深入開展前瞻性、體系化、深層次研究,持續提升決策支持服務保障能力。
助力河北雄安新區高標準規劃建設。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中規院水務院積極參與支持新區規劃建設,承擔多項規劃和科研工作。牽頭承擔了“十三五”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的獨立課題“雄安新區城市水系統構建與安全保障技術研究”,課題成果為雄安新區水系統的規劃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為我國城市水系統規劃建設提供了技術參考。
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規院水務院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受有關部委委托開展《“十四五”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實施方案》《推動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重大政策研究》相關研究,為推動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構建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城鎮污水垃圾處理體系提供技術支撐,牽頭承擔國家水專項《引黃水庫水源系統水質改善技術研究與示范》、“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黃河流域污染源數據庫與風險源分布熱點圖》等國家級科研課題。共抓大保護共促長江經濟帶發展,受有關部委委托開展《長江經濟帶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專題研究》《“十四五”長江經濟帶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實施方案》等研究工作,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環境基礎設施提質增效擴能提供智力支撐。同時,開展《長江經濟帶重點省區水環境治理市場研究》《三峽集團參與長江經濟帶城鎮污水治理新模式、新機制研究》等系列咨詢,支持服務長江大保護,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服務南水北調工程高質量發展。南水北調工程規劃論證時期,為科學合理確定南水北調調水規模,開展《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受水區城市用水需求預測及節水治污研究》。“十二五”期間,承擔國家重大水專項《南水北調受水區城市水源優化配置及安全調控技術研究》課題,為受水區城市能夠平穩切換南水北調水提供技術支撐。近期,受有關部委委托開展南水北調重要受水城市供水安全保障等系列研究,為保障南水北調受水城市供水安全、提高城市用水效率、推進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深入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中規院水務院持續開展應對氣候變化、韌性城市建設等相關領域研究,先后承擔《沿海城市及工程安全》《氣候變化對沿海城市規劃的影響》等中國工程院課題,參與“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研究我國城市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技術路線圖》等課題,承擔有關部委委托的《城市規劃低碳評估框架研究》《中國城市溫室氣體排放》《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計劃》《基于綠色出行的城市基礎設施研究》等研究,為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礎支撐。
積極參與援疆、援藏和國家精準扶貧任務。中規院水務院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精準扶貧和援疆、援藏的工作安排與統一部署,先后開展多項技術服務項目,獨立承擔參與了30余項援藏、援疆和精準扶貧項目,精心組織隊伍、全力支持各類扶貧和援助項目,為當地解決實際問題,積極推動海綿城市、綜合管廊、市政基礎設施、城市安全、環境衛生等規劃建設內容的研究和落實。
積極穩妥做好對外交流合作。按照有關要求,中規院水務院先后承擔多個部委委托的國際援助、合作交流和駐外使領館水質檢測等任務。加入由歐盟與中國水利部共同發起,以促進在水行業領域政策對話、合作研究和商務發展等為目標的“中歐水資源交流平臺”,作為該平臺下“水與城市化”重點領域的中方牽頭單位,廣泛的國際合作交流有效促進了中國城市環境治理的高質量發展。
服務部委中心工作
中規院水務院積極履行科研事業單位的職責與擔當,以建設城鎮水務與基礎設施領域的專業型、研究型、創新型智庫為己任,緊緊圍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心任務,為國家部委履行相關職能提供全方位技術服務。
深入開展城市基礎設施研究,致力于構建高質量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堅持系統觀念,以系統思維持續加強市政基礎設施深化研究,提升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多行業融合、跨學科交叉水平,承擔全國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十四五”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關研究”、“十四五”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研究、“十四五”城市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研究、縣城基礎設施、城市市政基礎設施補短板、基于綠色出行的城市基礎設施等相關研究,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朝著現代化、系統化方向發展。
厚植供水安全保障領域。自2004年起,協助城市供水主管部門組織進行的城市供水水質抽樣檢測。自2014年起,協助城市供水主管部門組織城鎮供水規范化管理考核實施情況監督檢查。自2002年起組織每2年1次的全國城市供水水質監測機構質量控制考核,為國務院行業主管部門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認定、評價許可提供了技術支持。持續為供水應急提供全面技術支持,承擔“國家供水應急救援能力建設項目”,協助建立國家層面供水應急救援體系。
持續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和內澇防治領域跟蹤研究。中規院水務院作為國家城鎮水務規劃設計的“國家隊”,長期為排水防澇、海綿城市建設政策制定及跟蹤評估提供專業支持。先后參與編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全國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大綱》《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暫行規定》《關于進一步明確海綿城市建設有關要求》等文件,通過頂層設計指導各地排水防澇和海綿城市建設。自2019年起承擔海綿城市建設跟蹤評估、排水防澇重點城市技術服務和跟蹤調研等工作,推進以評促建、以評促管,有效提升海綿城市建設、排水防澇等工作的系統化水平。
深入實踐水環境治理領域。中規院水務院先后參與《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十四五”城鎮污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編制工作,為推動我國城市水環境治理工作向縱深發展貢獻智庫力量。此外,先后派出20余位專家參與有關部委組織的水污染防治系列跟蹤指導工作,指導各地鞏固黑臭水體治理成效,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技術支撐。
推動科研與標準化
中規院水務院持續深入推動科研創新工作,承擔國家重大水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課題200余項,主編或參編國家標準40余項,出版專著20余部,取得軟件著作權40余項,獲得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科學技術部聯合頒發的“第五屆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稱號,多項重要研究成果直接轉化為行業技術與管理文件,為我國城市水務事業發展提供了全方位技術支撐。
深入開展飲用水安全研究,致力于讓人民群眾喝上“放心水”。針對我國飲用水源普遍污染、突發事故頻繁發生、供水安全隱患多、監管體系不健全等突出問題,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設立了“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綜合示范”主題。中規院作為水專項副總師單位和飲用水主題專家組組長單位,先后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水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課題研究30余項,系統開展飲用水水質監測、監管、技術集成方面的研究和示范任務。
深入開展城市水系統研究,致力于構建健康城市水循環系統。繼承和發展了城市水系統控制與規劃的理論體系,先后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水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課題研究十余項,涉及城市供水系統規劃、城市水環境系統規劃、海綿城市建設與黑臭水體治理技術集成和雄安新區城市水系統構建等方面研究和示范任務。
深入開展韌性城市研究,致力于提高城市應對風險的預警和處置能力。基于未來發展面臨的全球氣候變化及急性沖擊等諸多不確定影響,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可量化、可操作的城市安全韌性指標體系、評判標準和分析評價方法,提出提升城市韌性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建議,探索構建我國韌性城市建設理論體系,為我國城市全生命周期各階段增強城市韌性提供頂層設計與技術方法指引。長期跟蹤開展地下管線高質量發展與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專項規劃編制研究,為規劃好、建設好、維護好城市生命線工程提供技術支撐。
服務地方規劃建設
中規院水務院以服務國家、服務行業、科研創新等為契機,積累技術優勢,強化人才隊伍,深耕城鎮水務與基礎設施領域,深入拓展地方市場服務,累計承接規劃設計項目近千項,涵蓋水系統構建、海綿城市建設、黑臭水體治理、排水防澇和污水提質增效等多類別規劃設計與技術咨詢工作,在綠色低碳發展、多規合一、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城市更新以及鄉村振興等政策背景下賡續前行。
持續為重大區域規劃提供技術指導與支撐。中規院水務院積極參與京津冀、長株潭、成渝、海峽西岸城市群等重要區域城鎮體系規劃,全過程為山西、海南、浙江等十余個省域城鎮體系規劃提供技術支撐。緊緊抓住城鎮水務和城市規劃的行業熱點,以城市更新試點為契機,不斷深耕市場、拓展業務,深度參與到城市更新實施方案與專項規劃工作中,跟蹤了拉薩、景德鎮、濰坊等城市更新類規劃項目。
深入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水環境治理和水系統規劃。中規院水務院致力于落實總書記關于海綿城市建設相關要求,率先采取“駐場工作”的形式,開創“伴隨服務+協同管理”的項目模式,為地方政府提供涵蓋自規劃到設計、自實施到運維的全生命周期的伴隨式技術咨詢,切實支撐地方政府有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和水環境治理工作。先后承擔了南寧、武漢、天津等多個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無錫、晉城、昆明等多個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的技術咨詢和服務工作,桂林、宿遷、呼和浩特等多個國家級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的技術咨詢服務工作,推動30余個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示范城市、國家級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治水經驗和模式。
強化市政工程專項規劃,促進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高質量發展。多年間,中規院水務院不斷探索創新,深耕傳統基礎設施類規劃,落實多規合一要求,統籌市政基礎設施規劃,遵循鄉村振興理念,補齊鄉村基礎設施短板,探索城市更新模式,優化市政基礎設施空間質量。在北京、廣州、杭州、武漢、濟南、哈爾濱等國家重點城市,開展供水、排水、再生水、高品質飲用水等系列專項規劃,助力地方城市構建現代化市政基礎設施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