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環境:年營收首破百億,固危廢資源化利用板塊成新增長引擎
4月26日,高能環境(603588)(603588.SH)正式公布了2023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該公司 2023 年實現營業收入 105.8 億元,同比增長 20.58%,歸母凈利潤達5.05億元。同時,該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股派發 0.10 元人民幣(含稅)的現金紅利,總計擬派發現金紅利約 1.54 億元,年度現金分紅比例約為 30.46%。
2023 年,高能環境的固廢危廢資源化利用板塊收入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為公司總體營收規模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量。隨著多個項目建設的加快推進,高能環境已逐漸形成了三大產業鏈閉環,一體化優勢日益凸顯。隨著資源化板塊項目產能的持續提升,該公司有望實現業績的進一步增長。
固廢危廢資源化利用業務高速成長
全產業鏈布局逐步形成
高能環境的業務主要包括固廢危廢資源化利用、環保運營服務、環保工程三大板塊,2023年,三大板塊分別實現營收64.68億元、16.28億元和24.84億元。期間,固廢危廢資源化利用、環保運營服務兩板塊營收規模均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其中固廢危廢資源化利用的營收增幅更是達到59.50%。
具體來看,資源化板塊的高增長主要來自于板塊新投產項目帶來的貢獻。據公告披露,2023年,江西鑫科進入建設轉運營階段,截至年報披露日,該項目已經全面投運,現已具備年產陰極銅約10萬噸、錫錠約2,000噸、鉛錠約1,500噸、金錠約3噸、銀錠約120噸、硫酸鎳約1萬噸的生產能力,并在報告期內為高能環境貢獻收入27.45億元。
對此,國盛證券表示,隨著江西鑫科項目的全面投產,高能環境已實現含銅工業廢料的資源化初加工到深加工利用的延伸,形成以回收銅金屬為主,兼顧鎳、錫、金、銀、鉑、鈀等其他金屬的資源綜合回收產業鏈閉環。后續隨著產能的爬坡,該項目將有望持續為公司業績增長貢獻力量。
除了江西鑫科項目外,報告期內,高能環境亦對重慶耀輝、高能鵬富進行了技術改造;并積極推動珠海新虹項目建設,該項目預計2024年內投產。公司旗下的靖遠高能項目現自身已經實現含鉛工業廢料從資源化初加工到深加工利用的一體化生產,形成以鉛金屬為主,兼顧銅、鉍、銻、金、銀等其他金屬的資源綜合回收產業鏈閉環,與去年同期相比,產能負荷提高,收入有較大增長。此外,金昌高能在甘肅金昌地區加快了二期深度資源化項目的建設。通過與高能中色、鑫盛源、正宇高能等公司合作,建立了以含鎳工業廢料為主的資源化利用產業閉環。產品線也從低冰鎳擴展到了高冰鎳、硫酸鎳、氧化鎳等下游深加工和鎳工業產品,進一步豐富了公司產品種類和服務范圍。
據統計,截至目前,高能環境的固廢危廢資源化利用項項目核準危廢處理牌照合計達78.535萬噸/年,未來擬申請危廢牌照19.80萬噸/年,項目覆蓋江西、甘肅、湖北、重慶、廣東等地。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隨著整個產業鏈的不斷優化和完善,高能環境能夠實現前端項目產出的合金材料被后端生產線進一步加工和利用,從而更有效地發揮項目間的協同效應,并進一步拓展了多金屬資源化利用的盈利潛力。此外,該公司還針對含銅、含鉛和含鎳的工業廢料,分別建立了三條既獨立又可相互配合的金屬資源綜合回收系統,而這也將幫助公司最大化資源回收的經濟效益,助力板塊業務經營持續向好。
環保運營服務及工程業務穩健發展
踐行ESG理念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在資源化利用業務高速成長的同時,高能環境對環保運營服務及環保工程業務的拓展亦在持續推進。
在環保運營服務方面,目前高能環境在手運營的項目包括:13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合計日處理能力達到11,000噸/日;7個固廢危廢無害化處置項目,合計危廢處置牌照量16.18萬噸/年,醫廢處置牌照量22噸/日,2023年度固廢無害化處置超300萬噸;有機垃圾處理項目4個。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環保運營服務板塊公司實現收入16.28億元,同比增長11.71%,毛利率46.57%,同比增加4.95個百分點。期間,公司新增伊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運營收入,同時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積極拓展外供蒸汽項目,為其拓寬了收入來源。
而在環保工程業務方面,2023年,高能環境憑借“垃圾填埋場污泥坑塘原位修復及空間利用技術”入選《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目錄》;“存量垃圾填埋場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化學淋洗與化學還原聯用修復污染土壤技術”成功入選“2023年生態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名錄”。總體來看,隨著高能環境整體戰略轉型實施,工程類業務在整體業務中占比逐步下降。但盡管如此,公司仍在2023年新簽環保工程訂單公司31.23億元,較上年取得了6.40%的增長。
除了在經營層面取得的積極進展,高能環境公司對于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的建設同樣給予了高度重視。今年,高能環境繼續發布環境、社會及治理(ESG)報告。
報告期內,公司在固廢危廢資源化利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全年共資源化利用了45.57萬噸的固廢危廢,從廢棄物中提煉出了13.36萬噸的冰銅、粗銅、冰鎳等初產品。此外,公司還生產了31.06萬噸的橡膠改性產品、再生塑料、玻璃等,同時循環利用了1,044.13萬立方米的水。在再生金屬產品方面,公司生產了陰極銅/鉛錠/金錠/銀錠等再生金屬產品6.77萬噸,其中通過固危廢資源化利用產業鏈條的延伸,生產再生銅產品3.49萬噸,根據測算,每噸再生銅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相比精礦銅能夠減排二氧化碳74%,能夠有效降低碳排放。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領域,公司2023年全年的發電量達到了15.03億度。依據國家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區域電網二氧化碳基準線排放因子》,公司通過在不同區域電網(包括華東、華中、華北、西北、南方電網)的項目,減少了62.28萬噸碳排放,這一成就體現了公司在推動綠色能源和減少環境污染方面的積極努力和貢獻。
高能環境的不懈努力充分展現了其對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理念的深度踐行,同時為實現碳中和和碳達峰目標做出了積極貢獻,將懷揣星辰之夢,始終堅守“為人類為社會創造持久安全環境”之企業使命,為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引領歸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