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公司除徐輝董事外,董事會、監事會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保證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承擔個別和連帶的法律責任。徐輝先生無法保證公司2023年年度報告全文及摘要所披露的信息真實、準確、完整,理由是:經與公司管理層、審計委員會召集人、年度審計機構訪談,本人認為公司在財務公司的存款壓降方案能否按計劃執行具有重大不確定性,因此無法確認公司存放在財務公司的存款計提貨幣資金信用減值準備約42,000萬元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同時,公司之孫公司億綠星輝于2023年向珠海豪逸共計支付1.5億元定金用于購買其開發的別墅項目,該預付定金列報于財務報表“其他非流動資產”項目,經與公司管理層、審計委員會召集人、年度審計機構訪談,該筆購房交易尚未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公司未能就該交易的商業實質、合理性提供充分恰當的支持性文件,本人無法確定是否需要對該“其他非流動資產”項目進行調整,無法確定應調整金額及對財務報表披露的影響。綜上,本人無法保證公司2023年年度報告全文及摘要所披露的信息真實、準確、完整。請投資者特別關注。
聚氯乙烯是五大通用合成樹脂之一,廣泛應用于建筑材料、工業制品、日用品等領域。我國是聚氯乙烯生產和消費大國,聚氯乙烯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十四五”以來,我國氯堿行業發展進入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
2023年,我國PVC市場呈現出需求疲軟、出口活躍、原料價格回落等特點,市場整體表現較為低迷。全年國內新增PVC產能91萬噸,增加市場供應壓力;需求端,下游需求偏弱,下游加工企業開工不足,導致全年國內需求增加有限。2023年國內PVC外貿市場表現相對活躍,對改善國內供需關系起到一定作用。
燒堿是氯堿工業重要組成部分,被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我國燒堿產量變化主要受經濟形勢、新增產能數量及其投產時間、市場景氣程度、“堿氯平衡”因素及相關政策等多方面影響。
近年來,我國燒堿行業市場規模產量呈現持續增長態勢。2023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燒堿產量4101.4萬噸,同比增長3.5%。生產方面,國內燒堿裝置生產基本正常,除集中檢修及局部地區產量下降外,多數企業保持高負荷生產,市場供應充足,部分企業長期處于較高庫存狀態運行;下游需求方面,燒堿下游需求相對穩定,消費格局變化較小,下游耗堿化工行業需求溫和,裝置開工負荷不足,對燒堿以剛需采購為主。
乙二醇是聚酯生產的重要原材料,生產工藝一般可分為石油化工路線和煤化工路線,公司現有乙二醇項目為煤化工路線。煤制乙二醇上游產業主要是煤炭,下游產業主要為應用于生產聚酯纖維、防凍劑、潤滑劑等。
2023年乙二醇市場行情呈現出供應回升、消費增長、價格穩定回落的特點。2023年,國內乙二醇產量1654萬噸,同比增加24.4%;煤制乙二醇產量約554萬噸,同比增加35.3%,整體供應量增加。下游需求端,下游產業整體表現好于預期,需求韌性較強,全年乙二醇價格維持低位震蕩、穩定回落走勢。
尿素屬于氮肥行業,主要應用于農業領域以及工業領域,下游產品包括但不限于農用氨肥、三聚氰胺、人造板、車用尿素。從尿素行業下游需求的發展趨勢來看,農業市場需求相對穩定,工業需求與經濟趨勢有一定相關性,在雙碳、環保等政策收緊的情況下,車用需求屬于增長領域。
2023年我國尿素行業實現增長,全年國內尿素總產量6291.5萬噸(實物量),同比增長9.2%;全年尿素出口425.1萬噸實物,同比增長50.2%。2023年,我國尿素平均出廠價為2419元/噸,同比降低9.6%,整體呈現“先漲后降”的趨勢。
(二)光氫新能源
2023年,我國新增光伏并網裝機容量216.88GW,累計光伏并網裝機容量超過600GW,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隨著新能源發電技術持續進步、成本快速下降,我國已掌握了完備的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有力支撐我國新能源基本進入平價無補貼發展新階段,同時也形成了“光伏+”多樣化復合開發新模式。
近年來,國家積極推動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綠色能源,積極培育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加快推動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園區就近利用清潔能源,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開展“光伏+儲能”等自備電廠、自備電源建設,公司打造“光氫化零碳產業基地”戰略規劃迎來政策持續利好。
(三)清潔熱力
我國立足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的基本國情,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轉型,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在此背景下,政府對清潔熱力的支持力度加大,加快燃煤電站升級改造項目進度,同時,積極推廣新型供熱技術以及新型能源熱源的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時也拓展了清潔熱力的熱源結構。此外,高效智能化技術也在清潔供熱行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提升了清潔供暖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隨著政府對清潔能源的持續推動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預計清潔熱力行業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公司主營業務涵蓋現代煤化工、光氫新能源、清潔熱力等,公司聚焦“光伏+”產業鏈戰略規劃,創新“光伏發電、綠電制氫、綠色化工”三位一體低碳產業模式,致力打造沙戈荒風光氫儲新材料綠色低碳領先企業,實現公司主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一)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
現代煤化工
公司在內蒙古達拉特和庫布其擁有以氯堿、聚酯產業為核心的兩大現代煤化工產業鏈,主要產品聚氯乙烯(PVC)、燒堿、乙二醇、甲醇、復混肥等廣泛應用于化工、輕工、建材、農業、醫藥等行業。
1.聚氯乙烯(PVC)、燒堿
公司達拉特化工園區以億利化學、達拉特分公司為核心企業,打造“煤—煤矸石發電—電石—離子膜燒堿、聚氯乙烯(PVC)—合成新材料—工業廢渣綜合利用生產水泥”的一體化循環經濟產業鏈。該產業鏈中包括公司全資的年產64萬噸環保型電石項目;控股的年產50萬噸PVC、40萬噸燒堿項目、配套2×50MW自備熱電廠;參股4×200MW煤矸石發電機組;參股年產120萬噸工業廢渣制水泥項目。主要產品聚氯乙烯(PVC)產能及產品質量位居行業前列,是大連商品交易所交割免檢品牌。
2.乙二醇、合成氨、復混肥
庫布其化工園區以億鼎公司、鑫潤公司為核心企業,打造以煤基多聯產乙二醇、甲醇、復混肥、合成氨為核心的循環經濟產業鏈。該產業鏈包括公司控股的年產40萬噸乙二醇、20萬噸甲醇、年產60萬噸合成氨、104萬噸復混肥項目,產能位居行業前列。
光氫新能源
公司積極響應“十四五”規劃新能源戰略部署,持續聚焦大型光伏治沙項目產業投資,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聯合央/國企共同發展立體生態光伏治沙產業,同時依托多年氫氣工業制取與應用經驗和成熟的氫產業消納優勢,拓展實施光伏制氫與氫裝備制造產業投資運營,創新“光伏治沙+光伏制氫+綠氫化工”的一體化“光氫化零碳產業基地”模式。
清潔熱力
公司聚焦大型工業園區節能減排,實現“冷、熱、電、氣、水”多聯供,構筑智能化能源供應體系。公司旗下潔能科技擁有的“微煤霧化”技術提供以“清潔熱力”為主的冷熱電氣多聯供,同時依托現有高效煤粉供熱為基礎,在工業園區內拓展實踐城市污泥、工業污泥燃燒供熱、天然氣、生物質和分布式能源供熱等。
3 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3.1 近3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2023年 2022年 本年比上年增減(%) 2021年
調整后 調整前 調整后 調整前
總資產 31,344,909,260.39 35,131,889,687.03 35,072,628,509.53 -10.78 34,162,760,082.64 34,097,144,143.72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 16,426,003,544.11 16,872,158,313.67 16,871,141,784.26 -2.64 16,336,028,336.13 16,335,256,954.66
營業收入 8,761,301,140.81 11,178,160,800.42 11,178,160,800.42 -21.62 12,453,798,977.32 12,453,798,977.32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541,820,569.13 731,063,893.49 730,818,745.55 -174.11 805,058,352.53 805,058,352.53
歸 -674,500,972 761,985,376. 761,740,228. -188. 740,671,091. 740,671,091.
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 .27 28 34 52 13 13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1,208,940,577.52 797,517,533.09 797,517,533.09 51.59 2,173,232,373.62 2,173,232,373.62
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 -3.25 4.38 4.38 減少7.63個百分點 5.03 5.03
基本每 -0.1522 0.2053 0.21 -174.14 0.23 0.23
股收益(元/股)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
3.2 報告期分季度的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第一季度(1-3月份) 第二季度(4-6月份) 第三季度(7-9月份) 第四季度(10-12月份)
營業收入 2,699,132,075.87 2,378,719,582.67 2,193,841,017.12 1,489,608,465.15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5,999,173.77 41,448,249.39 5,920,326.37 -605,188,318.65
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 10,387,715.07 22,540,077.19 -11,765,740.04 -695,663,024.46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261,871,155.43 344,026,915.26 352,924,660.99 250,117,845.84
季度數據與已披露定期報告數據差異說明
√適用□不適用
本集團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四季度較前三季度業績下滑主要是出于謹慎性計提壞賬準備、權益法核算聯營企業投資收益減少以及庫布其園區停產影響所致。
4 股東情況
4.1 報告期末及年報披露前一個月末的普通股股東總數、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和持有特別表決權股份的股東總數及前 10 名股東情況
單位: 股
截至報告期末普通股股東總數(戶) 116,269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東總數(戶) 112,626
截至報告期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 不適用
年度報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總數(戶) 不適用
前10名股東持股情況
股東名稱(全稱) 報告期內增減 期末持股數量 比例(%) 持有有限售條件的股份數量 質押、標記或凍結情況 股東性質
股份狀態 數量
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 -70,157,000 1,219,243,000 34.24 質押 1,219,243,000 境內非國有法人
三峽(安徽)能源投資有限公司 0 397,800,000 11.17 無 0 國有法人
財通基金-寧波銀行-萬向信托-萬向信托-億利6號事務管理類單一資金信托 0 41,426,287 1.16 無 0 其他
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東峪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0 36,006,034 1.01 無 0 其他
楊竣凱 23,430,490 32,608,190 0.92 無 0 境內自然人
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24,307,533 24,331,633 0.68 無 0 其他
陳維恩 1,300,000 18,056,791 0.51 無 0 境內自然人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 13,100,140 16,951,827 0.48 無 0 其他
陳新蘭 1,100,000 16,629,900 0.47 無 0 境內 自然人
上海秉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秉昊博弈13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16,114,388 16,114,388 0.45 無 0 其他
上述股東關聯關系或一致行動的說明 不適用
表決權恢復的優先股股東及持股數量的說明 不適用
4.2 公司與控股股東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
√適用□不適用
4.3 公司與實際控制人之間的產權及控制關系的方框圖
√適用□不適用
4.4 報告期末公司優先股股東總數及前10 名股東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 公司債券情況
√適用 □不適用
5.1 公司所有在年度報告批準報出日存續的債券情況
單位:億元 幣種:人民幣
債券名稱 簡稱 代碼 到期日 債券余額 利率(%)
2020年公司債一期 20億利01 163399 2025-04-10 1.28 7.00
2020 年公司債二期 20億利02 163692 2025-07-07 0.73 7.00
5.2 報告期內債券的付息兌付情況
債券名稱 付息兌付情況的說明
2020年公司債一期 公司已于2023年4月10日兌付公司債券自2022年4月10日至2023年4月9日期間的利息。
2020年公司債二期 公司已于2023年7月7日兌付公司債券自2022年7月7日至2023年7月6日期間的利息。
5.3 報告期內信用評級機構對公司或債券作出的信用評級結果調整情況
債券名稱 信用評級機構名稱 信用評級級別 評級展望變動 信用評級結果變化的原因
2020年公司債一期 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債項信用等級AA 評級展望為負面 經營業績大幅下降、億鼎生態整改停產
2020年公司債二期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債項信用等級AA 評級展望為穩定 無變化
5.4 公司近2年的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適用 □不適用
單位:元 幣種:人民幣
主要指標 2023年 2022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資產負債率(%) 38.86 43.14 -4.29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 -674,500,972.27 761,985,376.28 -188.52
EBITDA全部債務比 0.09 0.26 -64.13
利息保障倍數 -0.43 2.82 -115.15
第三節 重要事項
1 公司應當根據重要性原則,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重大變化,以及報告期內發生的對
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影響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響的事項。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資產總額313.45億元,歸屬母公司凈資產164.26億元。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7.6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1.6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5.42億元,比上年同期7.31億元,減少12.73億元。
2 公司年度報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應當披露導致退市風險警示或終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適用√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