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技術路 篤行追夢人 環保水務集團蔣嚴波同志獲“廣西壯族自治區勞動模范”稱號
4月30日,2024年自治區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廣西人民大會堂舉行,在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授予“廣西壯族自治區勞動模范”稱號的321人中,廣西北投環保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科技信息部經理蔣嚴波名列其中。
蔣嚴波同志獲“廣西壯族自治區勞動模范”稱號。
蔣嚴波手捧紅彤彤的證書說到,這是榮譽,更是鞭策。十幾年的工作與科研經歷,如同一條曲折延伸的長路,蔣嚴波與朝夕為伴,與忙碌為友,潛心科研,逐夢前行。
智慧水務建設的探路人
2020年11月,蔣嚴波剛剛進入環保水務集團,就接下了對北投環水智慧水務建設進行整合優化的重擔,踏上了這條充滿未知與變數的探索之路。
無人值守泵站是環保水務集團開展智慧水務建設的一個縮影。走進北海環水公司信息中心和鐵山港水廠中控室,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監控大屏,實時查看牛尾嶺泵站水泵機組、配電柜、供水管道運行信息,通過遠程控制閥門的啟停以及變頻器的頻率,對進水量實現精確控制,每年可節約人工管理成本120多萬元。
先行先試,以創新破題。在蔣嚴波及其團隊協同下,目前環保水務集團已完成供排水廠站自動化改造7個,新建全自動化廠站2個,讓這些廠站實現“無人值守”,提高了運行效率,也降低了運營成本。
蔣嚴波與團隊討論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目前,蔣嚴波帶領團隊已成功打造供排水運營一體化管理平臺、智慧泵站(無人值守)管理系統、二次供水管理系統以及營收系統管理平臺等核心系統,并實現了核心代碼的完全掌握。其中,供排水運營一體化管理平臺獲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認定為第三批數字廣西建設標桿引領重點示范項目。
科研征途的趕路人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奮斗者。
“科研工作的開展要緊緊圍繞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攻克具有環保水務特色的核心技術,注重科技成果轉化,最終實現降本增效的經濟效益。”這是蔣嚴波在科研道路上的感悟。
蔣嚴波(右一)調研防城港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情況。
針對公司污泥處置的問題,蔣嚴波提出了“雙碳”下污泥炭土壤改良和硫鐵礦生物濾池反硝化污水脫氮的創新點,通過多種污泥炭配比的實驗分析,找出了污泥炭促進閩楠生長的新技術。
在進行硫鐵礦硝化反硝化污水脫氮集成系統研究時,蔣嚴波發現硫鐵礦的應用范圍并非預期般廣泛,通過聯合清華大學教授團隊積極探索的硫鐵礦新型脫氮除磷工藝,填補了國內反硝化生物濾池的節能降耗礦源填料代替砂粒的技術空白,相關發明專利技術《基于硫鐵礦填料的污水深度處理池及撬裝式污水凈化總成》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這一創新應用能夠節約30%的有機碳源。
蔣嚴波(左一)帶領團隊開展硫鐵礦反硝化脫氮實驗。
創新平臺的筑路人
科技自主創新,離不開科技創新平臺的支撐。
在公司的部署領導下,蔣嚴波通過聯合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團隊建立產學研聯合研發平臺,共同建設了自治區第一個智慧水務領域的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廣西智慧水務工程研究中心。
目前,環保水務集團形成了“14企5中心”創新平臺,進一步加快強化基礎研究,布局應用開發和技術創新,推動項目、資金、人才協同配置和一體化發展,充分激發創新合作的智慧和活力,塑造更多發展新優勢。
工作有成效,自身有成長。目前,蔣嚴波兼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智慧水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為正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獲認定為廣西第七批“十百千”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廣西首批專利技術調查官、南寧市C類高層次人才、廣西科技評審專家等榮譽,榮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自治區“QC成果”二等獎等多項獎項。
“科研成果的取得不是偶然,背后是公司領導的信任和支持,蘊含著集體的力量,凝結著眾人的智慧。”蔣嚴波說到,面向未來,他將堅持目標導向和自由探索兩條腿走路,加快環保、水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戰略領域補短板、強能力,為環保水務集團“一體化、規模化、智慧化”發展貢獻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