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升級,工業污水處理高效發展破局之道!
時間:2024-06-14 09:55
來源:中國水網
評論(0)
導語:工業污水處理的本質,其實就是環保企業和排污企業雙方的合作共贏,是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
困局:工業無序發展帶來的工業廢水處理行業低質量運行
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造血機器,為中國近幾十年的經濟高速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源動力,但是與之伴隨的工業無序發展也帶來諸多無可回避的經濟與生態病灶。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巨量工業污水,如不能得到科學有效的處置,將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嚴重污染,而傳統低效的處理方式又會消耗大量的經濟資源,擠占來之不易的社會發展空間。
工業廢水處理的復雜性和高投入下的低質量運行,已經嚴重制約社會工業生產的發展速度。
根據《中國水資源公報》,2021年中國工業用水量為1049.6億立方米,占全國用水總量的17.7%,如此巨大的水資源消耗不僅僅意味著在工業廢水處理上巨大的經濟資源投入,也意味對自然水資源提出了超出健康生態環境負荷的需求。一個科學高效的工業水處理產業的發展理應成為當前工業有序發展的必備前提。
然而,現實的需求,卻很難催生出一個健康高效發展的工業污水處理市場。工業企業發展無序零散化,集群效應不明顯,尤其是中小型工業企業,都處于野蠻生長階段,在經濟效益和環保壓力的夾縫中陷入困局,在零散處理、低技術處理方式帶來的高成本運行壓力之下,為了效益不顧環保”成為很多工業企業的“心照不宣”。傳統工業污水治理的低質低效率高成本,使得治污成了眾多工業生產企業不得已而為之的被動選擇。
變革的契機:園區經濟帶動工業治污的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園區經濟大放異彩,園區模式帶來工業的集約化發展,也帶動了工業污水集中處理的發展,園區污水集中處理模式成為工業排污集中式處理的重要模式之一,工業污水處理集約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契機出現。
2019年,住建部、生態環境部、發改委便提出《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中提出,工業聚集區應建設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要求可能影響城鎮污水廠出水穩定達標的工業企業要限期退出。至202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在《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意見》中提出,要引導重點行業、重點地區加強工業廢水處理后回用,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力爭達到94%左右。
在這一系列層層推進的政策中,不難發現三個趨勢:
◾工業污水集中化處理設施建設步伐在加快;
◾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趨勢顯著;
◾工業廢水處理及水資源化循環持續推進。
挑戰:產業成型后工業污水處理賽道升級
監管政策的變革與工業集約化發展模式的倡導很大程度扭轉了排污企業對于污染治理的態度。治污不再是企業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而是成為了一種生產資源的獲取與把控手段 ,在新的工業經濟發展模式下,水處理企業是在協助企業搶占生產資源把控的先機,環保企業在工業生產鏈條中弱勢地位得到改善。
然后機遇與挑戰總是結伴而行。不少園區在開發建設之初缺乏整體規劃沒有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入園企業成了大雜燴,生產廢水組成復雜,新的環保政策推行之后,“舊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需求”,因循守舊的傳統從業者無法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市場需要能夠突破舊思維,引領行業發展的破局者出現。
比如中德金屬生態城,作為我國首個獲批的零排放電鍍園區,是前總理李克強與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共同簽署的中德雙邊經貿、投資等15個合作項目之一。該園區設計之初采用的是傳統“物化+生化(A²/O+MBR)+多級多段卷式膜+蒸發”的工藝,然而實際運行產能與設計產能差距較大,系統整體運維成本偏高,制約著園區的綠色可持續發展。近十年,園區前后與多家環保公司合作進行的工藝整改皆因為無法突破關鍵技術而以失敗告終。2022年,美富特全資子公司美峰環境針對性提出物化+生化+特種膜+蒸發的零排放處理思路,引入高抗污染、高倍濃縮的特種膜系統,保障了系統運行穩定性,還大大降低濃縮液蒸發處理量,大幅降低污泥產生量,從而有效降低了廢水綜合處理成本,整體資源回收率接近90%,回用水電導率60us/cm左右且重金屬未檢出,可全部回用于園區生產,真正實現零排放,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圖:中德金屬生態城零排示范基地
在全新的環保大建設時代,中德金屬城這樣的園區不在少數,隨著環保政策趨嚴,隨著集約發展成為社會發展的共識,工業廢水處理市場將迎來進一步擴大,工業園區水處理市場規模已經達到并保持在千億級水平,賽道正在迎來升級。
破局:內卷蔓延下綜合實力才是制勝之道
相對于成熟的市政污水處理市場,工業污水處理長期被視為“難啃的骨頭”,但隨著市政污水市場日趨飽和,不少環保企業改弦更張,逐漸把戰場延伸到了工業領域。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有超過5000家工業廢水處理企業,規模以上廢水處理企業約為300家左右,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內卷氛圍蔓延。
內卷到極致,不少環保企業逃離賽道或者被發展的浪潮淘汰,但是總有少數企業開始在技術不斷革新中釋放出新的能量,蓄勢破局成為行業的引領者。
美富特環保集團旗下核心子公司美峰環境便是其中的代表。作為國內率先推動工業污水低成本零排放以及為數不多擁有“生化+物化+特種膜+蒸發”全工藝鏈技術服務能力的高科技企業。二十多年來,美峰環境長期專注于高難度工業廢水處理領域,緊密圍繞工業污水資源化領域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其創新性研發的以特種膜全膜法為核心的MFT-MORE工業污水零排放工藝包,目前更新迭代到4.0版本,除了可以實現廢水的零排放和水資源化回用,還可實現廢水中鹽和有價金屬的資源化回收,由于特種膜處理系統顯著的高倍濃縮性能和生化物化階段投藥量減少帶來的污泥量產生量大幅減少,投資費用和運行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分離出的氯化鈉、硫酸鈉等鹽的純度可達工業級鹽標準。而在水資源日益緊張的未來,MFT-MORE工業污水零排放工藝包將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發揮到極致,最大可能的將生產廢水通過處理成為生產回用水,為工業企業牢牢把控住水資源這樣一種戰略資源資源的使用控制權。
美富特MFT-MORE工業污水零排放工藝包先進性和實用性,現已在化工、制藥、電鍍、印染、造紙、煤化工、新能源、油氣田等30多個行業積累了500余項典型案例。
山東礦井廢水零排放及分鹽資源化項目,礦井廢水實現高倍濃縮,產水全部實現回用,濃水結晶鹽純度≥99%,符合工業Ⅰ類一等品標準。
寧夏某化工園區廢水零排放及分鹽資源化項目,總回收率高達98.6%,蒸發結晶得到高品質工業級鹽,雜鹽產生量較傳統零排工藝減少了近95%。
在工業污水處理這個細分行業里,面對未來如常態化的高效發的考驗,只有堅持專注于技術與應用的探索與創新,保障科研投入,堅持發展全產業鏈綜合生產與服務能力才有可能成為行業領導者。
很顯然,把科研當作第一生產力,專注水資源化全產業鏈創新驅動美富特環保集團,已經走在行業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