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日報/淄博晚報/博覽新聞
記者劉偉
近日,山東省工信廳發布《關于公布2024年度山東省綠色制造單位名單的通知》,沂源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沂源經開區)成功入選省級綠色工業園區,是我市此次唯一入選的開發區。
據了解,綠色工業園區是指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穿于園區規劃、產業鏈設計、生態環境等過程,是綠色工廠和綠色基礎設施集聚的平臺。此次入選標志著沂源經開區已逐步建立與產業鏈和主導產業相適應的綠色園區標準體系,在能效提升、污染減排、能源及資源利用等方面均已達到較高水平。

沂源經開區廠房
9月6日,一場秋雨過后,濕潤的空氣帶著泥土的芬芳,讓人感覺清爽而寧靜。在沂源經開區寬闊的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廠房鱗次櫛比,藍天白云下,一座生機盎然的現代化綠色工業園區呈現在眼前。
2023年,沂源縣出臺先進制造業強縣實施方案(2023—2025),加大實施綠色制造行動,支持制造業綠色轉型。持續打造綠色工業園區,推動能源梯級利用、廢物綜合利用、水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循環經濟產業鏈。
據沂源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譚延訓介紹,為加快創建省級綠色工業園區,著力構建綠色發展模式,園區圍繞生態立縣發展思路,制定了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綠色園區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綠色發展規劃等標準。以“生態+綠色”為發展導向,推進綠色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文明的綠色生產體系,現已成功打造國家級綠色工廠2家、省級綠色工廠3家,市級綠色工廠10家。

沂源經開區污水處理廠
在綠色工業園區建設中,節能降碳減排是道必答題。
“為此,我們積極推進無廢園區和近零碳園區建設。”譚延訓表示,園區以節能降耗、清潔生產、污染治理、循環利用和生態保護為著力點,優化能源結構,建立廢棄物收集利用處理體系,開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園區產業“綠色化、高端化、集聚化”發展。
如今,園區共有15家重點企業納入清潔生產審核名單并通過審核評估和驗收,清潔能源使用率達34.76%,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95.13%。
企業發展在推動經濟增長和技術進步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帶來了影響。

山東鑫泉醫藥有限公司蓄熱式焚燒爐
以山東鑫泉醫藥有限公司為例,公司積極實施醫藥中間體生產環保提升改造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新建蓄熱式焚燒爐,通過充分燃燒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氣,將VOCs(揮發性有機物)處理效率由85%提升至99%,排放濃度降低至30mg/m³以下,年減少VOCs排放3.06噸。
“對工藝進行改造升級,雖然投入較大,但長遠來看,蓄熱焚燒所具有的高熱效率、低能源消耗、運行成本低等眾多優點,具有更長遠的價值,相信在未來該項目將發揮其更大的作用,助力企業和園區實現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公司總經理宋以利介紹。
山東瑞豐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則圍繞提質增效,對現有裝備進行轉型升級,使ACR單套裝置能源配置效率和余熱回收利用率有所提高,產品能耗降低20%,生產效率提高了3倍。公司通過引進VOCs尾氣和污水收集處理設備,基本實現廢水零排放,總污染物排放量大幅減少。
園區企業在實現資源的減量化、再利用和循環利用的同時,兼顧了生態保護。然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還離不開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

沂源飲馬河濕地公園一角
傍晚,在有著“園區之肺”之稱的飲馬河濕地公園,幾位工人正在納涼。“這附近雖然有很多醫藥化工企業,但是沒有一點異味,河里也是魚群嬉戲,我們每天晚飯后都會沿著河邊散步。”
企業生產難免產生廢水,而園區內的“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系統,將廢水經劃區域排放至園區內兩處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處理后的中水,用于園區園林灌溉、汽車洗刷及部分企業的設備冷卻等對水質要求不高的環節。園區中水回用率達40.47%,形成資源凈化—回收利用—綠色反哺的良性循環。
在生態立縣、產業強縣、創新興縣戰略指引下,沂源經開區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加快推進工業節能降碳和綠色轉型,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發展“含綠量”提升產業“含金量”,走出一條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