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 中 小】
1.“巡”為基礎,筑牢河道管護防線。每日出動440名巡河員對全區24條河道進行不間斷巡查,并運用“智慧水務”平臺,實時發現、記錄、上報河道水環境問題。截至目前,累計巡查12700公里河道,解決河道問題1150余處,確保了水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
2.“清”為手段,深化河道環境整治。聚焦減河、溫榆河等主要河道的河床淤泥清理工作,恢復河道的自凈與行洪能力。在啟動“清管行動”清掏全區2134公里雨水官網設施的同時,今年已出動河道保潔6600余人次,清理河道垃圾、水草6000噸,無害化5500噸,有效遏制河道污染源頭,提升全區河道內的水體質量。
3.“治”為核心,推進河道生態修復。依托創新的“3+1+23+23”架構,在全區范圍內全面整治河道小微水體555處,并進行水體生態修復工程,在潮白河、減河等重要河段種植水竹、美人蕉、澤瀉等21種水生植物,增設50臺曝氣設備,增強水體的自凈力,促進水體進行生態補償和自然恢復,提升水質與生態環境質量。
注:“3”即三級流域河長體系,“1”即一支河道巡管員隊伍,“23”即23支專業管護隊伍,“23”即23家成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