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投戴勇華:廠網一體化時代,如何構建協同高效的標桿模式
www.h2o-china.com
在“2024(第十六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戴勇華以《一體化模式下標桿型組織的建設和思考》為題發表演講。他指出,排水廠網一體化的重點在于梳理海量源頭、夯實過程管理以及樹立系統思維,要有“一個明確的責任主體,來統一責、權、利”。

戴勇華
要構建廠網一體化,在企業內部應配套相應的技術體系、管理體系、文化體系等一體化管控模式,從而發揮平臺管理優勢,實現規模效益。
一體化技術體系
在歷經近25年的信息化建設后,上海排水已構建了“廠、站、網、池”一體化調度平臺,平臺強調系統狀態一網盡收,并搭建模型,將運行經驗凝練成智慧算法,通過不斷AI自學習實現運行方案機器遴選,調度指令自動產生,極大提升了排水調度的精準性和效率。在平臺應用過程中,上海排水始終秉持“廠站網池一體化、智慧化調度”的戰略目標,致力于排水行業“智慧大腦”的不斷成長。
目前,該調度平臺幾乎覆蓋了由上海城投水務所管理的所有排水設施,污水廠、調蓄池、泵站及干線基本實現信息互通、生產聯動。受體制因素限制,本市另有部分管網及區管排水設施尚未納入平臺,這也成為當前信息化建設中的遺憾與未來的完善方向。
智慧運營方面,上海城投水務已擁有“讓地下設施說話”的智慧運營平臺。在蒙自示范區,泵站及地下管道基本實現了可視化、顯性化管理;在泰和污水廠,全面數字化管控的“數字工藝員”成功建立。泵站、污水廠紛紛由“人工經驗”向“人工智能”調度轉變,運營效率與管理水平持續提升。當前,上海排水企業正通過整合現有多個小模型,嘗試構建一個大模型,以實現對全廠的智能管控。
戴勇華表示,一年內該大模型有望建成。預期該大模型建成后,將能夠自動響應各類查詢,自反饋設備運行狀態、自動診斷當前問題并發布預警,為決策提供支持。
一體化管理體系
企業以標準化為抓手,對影響過程的關鍵因素進行控制,實現“經驗管理”向“標準管理”轉型。
截至目前,公司已參加標準編制342項。其中國家標準8項,行業標準6項,地方標準19項,團體標準38項,企業標準271項。這些標準的推行為企業的運行管理樹立了依據,也在行業內獲得了一定的地位。
此外,上海城投從2021年起就在持續開展國際對標工作,通過對比日本東京都下水道局的相關指標發現,上海在多項數據上與東京相接近。其中,一個顯著的不同點在于污水處理設施的利用率,東京的污水處理設施利用率僅為74%,而上海城投的污水處理設施利用率達到了100%,呈現出近乎滿負荷的運行狀態。自去年以來,企業在上海城投旗下的污水處理廠實施了超出設計能力的運行,嘗試了1.5倍和1.3倍的運行。結果顯示,以1.3倍的設計容量運行時,系統能夠保持平穩運行,這主要歸功于當前所采用的先進運行工藝。
作為管理體系的一部分,上海城投旗下排水公司、污水公司先后獲得“上海品牌”認證證書。作為國內首個污水運營服務品牌,“和”系列污水運營服務產品重新定義了城市生態標桿的5星污水處理服務品質。

圖片加載中…
在現場管理體系層面,企業引入了成熟且高效的“6S+6A”全過程管控模式,實現從“標準化”到“標桿化”的重要升級。具體而言,“6S”指的是整理、整頓、清掃、規范、素養以及安全這六個方面,它們共同構成了現場管理的基礎框架。排水公司早在20年前就率先推行了“6S”管理,經過多年的實踐與優化,現已深入到每一個管理細節之中。當前企業圍繞“高質六化”——精細化、智慧化、低碳化、資源化、社會化、生態化”(即“6A”模式)樹立與打造標桿污水處理廠,在現場管理中不斷探索與創新,推動管理水平的持續提升。
上海城投運營著多個不同特色和功能的污水處理廠,涵蓋了各種規模,以及從傳統到智慧化、生態化轉型的多樣模式。其中包括:
1. 泰和污水處理廠:作為智慧管控和信息化集成的標桿,擁有40萬噸/天的處理能力,展現了現代化污水處理的智慧與高效。
2. 石洞口污水處理廠:污泥資源利用標桿污水廠,同樣具備40萬噸/天的處理能力,污泥處理設計規模200tDS/d,特別之處在于其污泥資源利用,突出生態特色。
3. 吳淞污水處理廠:市區內的小型污水廠,僅4萬噸/天處理能力,但其以生態優美著稱,被精心打造成花園式工廠,成為環境友好的典范。
4. 虹橋污水處理廠:一座20萬噸/天的地下污水廠,空間利用高效,被設計為城市會客廳,不僅處理污水還兼具展示功能,體現了城市空間的創新利用。
5. 竹園污水處理廠:綠色標桿污水處理廠,本次論壇也將參觀其四期項目,重點展示綠色、環保的污水處理技術和理念。
6. 白龍港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高達280萬噸/天,是運營管理精準控制的標桿污水廠,體現了大規模污水處理廠的高效管理與技術實力。
7. 東區污水處理廠:具有深厚歷史底蘊,始建于1923年,是上海排水及污水處理的百年見證者。現已停運并轉型為工業遺址,用于展示和科研,承載了上海排水發展的歷史記憶。
這些污水處理廠不僅承擔著城市污水處理的重任,還各自以其獨特的方式展現了污水處理的智慧化、資源化、生態化及歷史文化價值。
一體化文化體系
文化體系的構建是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新挑戰,人民高品質生活的新需求。我們需要構建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發展規律的標準領先、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環境友好、智慧高效的污水治理體系。
在信息公開方面,上海城投通過官網及政府網站,定期向公眾披露產品的質量、服務信息、執行價格、成本信息、公司治理經營情況等內容,主動接受公眾監督。這些信息的公開不僅彰顯了工藝運行的平穩、安全,也體現了運營管理的規范性與達標性,展示出企業對生產工藝、運營狀態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