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節水優先”方針 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2014年3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對我國水安全問題發表了重要講話,首次明確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 ”的新時期水利工作思路。十六字治水方針賦予了新時期治水的新內涵、新要求、新任務,為加強水節約、強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是做好當前水利工作的科學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把“節水優先”放在十六字治水方針的首要位置,是針對我國國情水情,總結世界各國發展教訓,著眼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出的關鍵選擇,是新時期治水工作必須始終遵循的根本方針。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標志著節水已經上升為國家意志和全民行動。
水利部主要領導明確要求,要深刻領會“節水優先”方針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要抓基礎、強機制、快突破,推動節約用水工作盡快打開新局面,要扎扎實實做好兩件事:一要搞清楚什么是節水,結合自然、經濟、社會等不同條件,針對南方北方、東部西部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盡快制定各行業節水標準。二要搞清楚什么是優先,切實把節水作為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的前提。
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負責人指出,節水是開源、是增效、是減排、是降損,節水是社會文明進步發展的標志,節約用水就是節約生命資源。“節水優先”是指在治水理論和實踐中,觀念、意識、措施等各方面,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保護等各環節,生產、生活、生態各領域,農業、工業、服務業等各行業,城鎮、鄉村、家庭等各層面,都應該把節約用水擺在首要位置。
解放思想 多措并舉
扎實推進節水優先建設實踐
為貫徹落實好 “節水優先”方針,保障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我市解放思想,調整思路,多措并舉,注重實效,節約用水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節水宣傳活動。每年的“3·22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期間,大力營造節水光榮的社會氛圍。制作節水宣傳展板、節水警示牌,編印節水知識小冊子、節水宣傳彩頁,懸掛節水條幅,發放節水宣傳手提袋,做到報紙上有字,電視上有影,廣播上有聲,自媒體有文,開展“節水金點子”征集,節水進社區,節水進校園活動,通過這些節水宣傳活動,極大增強了全社會的節水意識,使節水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出臺了節水配套政策,建立完善了節水體制機制。近年來我市相繼出臺了《濟寧市節約用水辦法》《濟寧市計劃節約用水辦法》《濟寧市節水減排實施意見》《濟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節水限水的意見》《濟寧市關于進一步加強計劃節約用水工作的通知》等規章、文件,編制了《濟寧市水資源綜合規劃》《濟寧市節水型社會建設“十二五”規劃》等規劃、技術規范,節水體制機制逐步完善。
以節水載體建設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編制了《節水型社會綜合示范實施方案》,有步驟的開展“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單位”“節水型小區”等節水載體建設,推動全市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縱深發展。到2018年底,兗州區率先通過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省級驗收,高新區通過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市級驗收。
強化了計劃用水管理。以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抓手,每年向各縣市區下達年度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用水效率控制指標,督促各縣市區加強計劃用水管理。同時每年核定全市800余家工農業用水戶的用水計劃,并嚴格考核,對超計劃用水實施累進加價制度。
以經濟杠桿促進節約用水。按照《山東省水資源稅改革實施辦法》有關規定實施水資源費改稅,稅額較水資源費進行了大幅度提升,以價格杠桿促進水資源的節約使用。嚴格執行超計劃用水累進加價制度,對超計劃用水戶累進加價征收水資源稅。通過經濟杠桿促使企業調整水源結構,加大城市中水、礦坑排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減少地下水、地表水等優質水的開發利用,促進了水生態和水環境的改善。
以水定產,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認真落實區域取水許可限制制度,強化地下水超采區新增取水管理,禁止超用水總量控制指標、權限審批。依法做好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和規劃水資源論證,限制高耗水企業項目上馬。對5萬畝以下灌區農業取水開展許可工作。加強水資源監控系統建設,對重要取用水戶自動計量監控數據及時進行校核。切實做到以水定產,以水定城。
大力推廣節水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針對工業用水戶,組織開展水平衡測試,幫助企業健全節水管理網絡體系,摸清用水現狀,找出用水不合理因素,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的措施,大力進行節水技術改造。推行行業用水定額管理。鼓勵企業積極發明創造,申報國家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鼓勵企業積極申報水效領跑者。針對農業用水戶,發展水稻控制濕潤灌溉,低壓管道灌溉,高標準噴灌、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新工藝,提高農業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提升農業用水效率。
加大節水資金扶持。為鼓勵工農業節水技改,積極申請省、市專項節水資金對工農業節水項目進行資金補助,近年來共發放節水補助資金3000余萬元,扶持工農業節水項目200余項,由此帶動了全市1000余項節水技改項目,掀起了全市節水技改的熱潮,節水效果顯著。
嚴抓細管 綠色發展
水資源保護工作呈現良好態勢
我市節水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穩步推進。到2017年底,全市萬元GDP取水量下降到46.43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到12.66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84%,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6472,農業節水灌溉率達到61.44%,非常規水利用量達到1.6億立方米。
特別是近年來,用水總量持續下降,用水效率逐年提高,水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為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8-2018年度濟寧市GDP增長情況。
2008-2018年度濟寧市總用水總量情況。
2008-2018年度濟寧市萬元GDP用水總量情況。
2008-2017年度濟寧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情況。
通過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柱狀圖我們可以形象直觀地看出,我市近年來通過強化水資源管理,加大節水技改力度,提升用水水平,用水總量逐年下降,用水效率逐年提高,在經濟高速發展,需水量不斷增加的形勢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總量不升反降,切實做到了增產增收不增水。
立足當前 著眼長遠
科學謀劃節水優先美好藍圖
我市下一步節水工作將緊緊圍繞水利部主要領導提出的“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總基調進行。結合我市節水工作實際,“補短板”就是重點加強當前較薄弱的工作環節,包括合同節水、節水評價標準體系建設、水市場機制建設等;“強監管”就是把節約用水作為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配置、調度的前提,將用水方式由粗放型向節約型、集約型轉變。
進一步加大節水宣傳力度。制定節水宣傳實施方案,細化節水宣傳內容、方法、形式,由集中宣傳向日常宣傳轉變,實現節水宣傳常態化。帶動節水先進典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讓節水宣傳深入人心,營造更加良好的節水氛圍。
進一步強化節水組織領導。根據國家、省節水工作要求,落實市、縣地方黨委政府節水主體責任。結合機構改革契機,完善節水工作內部分工機制,明確職責,嚴格獎懲。完善節水規章,盡快修訂《濟寧市計劃節約用水辦法》。切實保障“節水優先”方針得到落實。
組織開展節水評價。根據水利部節水評價指導意見和大中型水資源開發利用建設項目節水評價編制指南,編制我市節水評價技術要求,全面開展節水評價工作,對節水評價不通過的項目敢于說不,從源頭上把好關。
開展水利行業創建節水型單位活動。作為節水工作的主管部門,節水載體建設應從自身做起,身體力行,我市目前僅金鄉縣、魚臺縣水務部門建成了節水型單位,下一步市、縣水務部門應加強宣傳,強化意識,完善制度,嚴格管理,切實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建成節水型單位標桿,讓水務部門率先成為自覺節水的踐行者和示范者,從而推動水效領跑者工作深入開展。
持續推動合同節水工作。認真總結高新區合同節水示范工作經驗,取長補短,加強培訓,提高對合同節水工作的認識。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培養一批節水服務公司,選取易于操作的行業領域開展一批合同節水示范項目。
進一步嚴格節水監管。以我市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為依托,完善節水部分考核內容,將節水目標任務落實、節水重大行動列入科學發展觀考核。細化定額管理、計劃管理、節水載體建設、節水型社會建設、非常規水源利用等監督內容,完善監督方案,加強節水監管力度。
加強水市場機制建設。針對目前水市場良莠不齊的節水產品、設備、器具,加強機制建設,聯合各相關部門,盡快開展節水產品認證工作,實施市場準入制,扶持推廣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堅決淘汰不合格的節水產品、設備、器具。通訊員 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