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噸/日,高標準出水!看北控水務旗下這座污水廠的智能化運營之路
來源 : www.h2o-china.com
2024年初,“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對標桿比選進行全面升級,首次應用城鎮污水處理服務“1+6”領跑者系列標準的評價體系,在第三期標桿比選中,為污水行業篩選出34座標桿污水處理廠(鏈接:34座污水廠上榜,第三期“雙百跨越”標桿污水廠榜單發布)。目前,“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已成立4周年,已為污水處理行業篩選出93座標桿污水處理廠,貢獻“高質六化”的運營案例。東莞市大嶺山連馬污水處理廠是第三期“雙百跨越”智能化標桿污水處理廠,本文向行業同仁分享該廠的智能化建設和運營經驗。
01提升區域水環境質量,改善人居環境
東莞市大嶺山永溢水務有限公司隸屬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南部大區東莞區域公司,主要運營東莞市大嶺山連馬污水處理廠一期與提標項目。一期項目采用改良型AAO工藝,承擔著大嶺山鎮域范圍轄下22個管理區和1個居委會的污水收集與治理任務,總用地面積約99741.338㎡,納污面積約9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40萬人,設計處理規模為8.0萬噸/日。項目從2007年開始建設,在2008年6月通過竣工、環保、消防驗收后轉入商運。

提標項目于2020年3月6日正式轉商運,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接收與一期項目合并運營。提標項目采用A/O-MBR+紫外消毒工藝,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標準的A標準和廣東省地方標準《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2)第二時段的一級標準中較嚴值。

東莞市大嶺山連馬污水處理廠承接處理東莞市大嶺山全鎮污水,運營至今已累計處理水量已超過47500萬噸,每年為黃沙河補水約3200萬噸,且實現全年100%達標排放,大幅提升黃沙河水環境質量,改善東莞市大嶺山鎮人居環境。
2013年以來,為降低汛期排水管網負荷壓力,緩解外部溢流情況,大嶺山項目積極改良系統生化活性,不斷優化工藝,2022年日均處理量超過9.39萬噸(負荷率117%),防澇的同時有效保障了區域水環境質量。
東莞市大嶺山連馬污水處理廠處理出水為鎮街綠化及河道等活水回用、廠內生產用水等循環利用,為鎮街及廠內節省超100萬元/年的用水成本,為大嶺山鎮節省水資源循環綜合利用積累了經驗。
02智慧水務助力污水廠提質增效
優質、高效、精細地運營管理服務,必然也少不了智慧水務的加持。作為水務行業的旗艦企業,北控水務早在2017年就開始布局智慧水務,在云端構建智慧大腦BECloud,并以此為依托,形成“以一個中心輻射多個水廠的“1+N”智慧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能。
智慧水務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水務技術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掘數據價值和邏輯關系,實現水務業務系統的控制智能化、數據資源化、管理精確化、決策智慧化,保障水務設施安全運行,使水務業務運營更高效、管理更科學和服務更優質。城市污水處理系統運營轉型勢在必行,東莞市大嶺山連馬污水處理廠被東莞市指定為環境管理示范企業。
在集團戰略指引下,為推動區域公司進行管理模式變革和大體量資產高效管理,2018年,大嶺山項目率先完成項目智慧化改造,開展少(無)人值守水廠建設,成為集團內首個組團式高效智能試點水廠。通過全流程智能管控、區域中心集中監控、移動巡檢智能管理、運維平臺信息化管理,大嶺山項目實現了生產運營自動化代替人工操作,曝氣、提升、加藥等重點工藝智能控制,運營、設備、設施、巡檢、維修等流程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通過建立”1+N“智慧水務管理模式,大嶺山項目實現了“物聯網平臺、大數據分析、智能管控、人機協同、移動辦公”的智慧運營。
目前,大嶺山項目智慧水務基地建設,通過數字化管理工具和由專線鏈接的工控系統匯集片區動態信息,實現高標準運維、高效率統籌、智能化遠程監控報警、大數據分析調控,輻射并賦能了大嶺山片區3座總處理規模26萬噸/日的污水處理廠(大嶺山連馬污水處理廠、常平西部污水處理廠、橫瀝東坑合建污水處理廠),有效實現提質增效,確保污水廠高效、穩定、精細化運行。同時,大嶺山項目有幸成為參與編寫《東莞市城鎮污水處理廠規范化運行管理指南》的非政府單位。
03自主研發智能監測裝備
作為北控水務標準化示范廠之一,大嶺山項目已完成科學布點與現場實測數據積累,主動加大針對污水處理行業的專有監測裝備的研發力度,實現了從試點到標準化建設,再到裝備研發的探索性突破。同時,大嶺山項目聯合北控裝備公司,研發和應用北控水務自有知識產權的智能感知、監控、機電一體化產品和現代物聯網技術,彌補了傳統自控和視頻系統的不足,實現生產現場全方位、穿透式感知、遠程線上巡檢和全流程智能化控制,替代人工現場巡檢和操作,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1、針對人工檢測SV30、沉淀池泥位、生化池氨氮等問題,應用復合傳感、比色、無線電機驅動、機器視頻識別等現代感知技術,研發污泥沉降比自動檢測儀、沉淀池泥水界面檢測儀、氨氮/正磷酸鹽/總氮自動檢測儀(比色法)等儀器,實現自動檢測,減少人工工作量,并可作為加藥、曝氣、回流和排泥自動化的控制參數。
2、針對設備狀態實時監測不足的問題,應用新型傳感元件、拍照傳感器、機器視覺識別、微功耗設計等技術研發和應用無線感知產品,全方位、穿透式監控設備跑冒滴漏、振動、聲音、顏色等狀態的變化并在監控平臺上預警和保護,避免設備重大故障發生。
3、針對生產現場各類安全風險和人員進入高壓室抄表的安全隱患等問題,應用新型氣體、煙/火、液體、振動、位置等傳感和視頻識別技術,研發各類低功耗無線自動監測產品,彌補傳統視頻和安防監控的不足問題,滿足安防監控場景需求。
4、針對數據采集、傳輸和施工布線工作量問題,應用和研發物聯網無線通訊技術和產品,快速實現信號傳輸接入監控系統平臺。
5、針對現場人工作業問題,應用機電一體化控制技術,研發自動化新產品,減少人工工作量,降低安全風險:周進周出二沉池自動清洗機;三索式格柵機自動潤滑裝置。

粗格柵

二沉池
04榮譽與展望
中共東莞市大嶺山永溢水務有限公司支部要始終保持黨建工作高度,不斷提高黨員政治站位,發揮黨員在生產過程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強化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讓黨建成為企業生產經營、業務拓展、科技創新的助推劑,促進國企經濟高質量、持續向好發展。
始終把“融入式”黨建擺在重要位置,立足業務一線探索挖潛黨建與經營融入融合的新特色、新亮點、新模式,用業績實績檢驗黨建工作實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業務發展。
2023年度團隊共內外接待參觀44次,總人數1170人,其中客戶帶上級單位或其他地區同類主管單位來我司考察18次,共建基地共辦活動26次,媒體報道9次,并獲得政府表揚3次,得到了當地政府一致好評及認可我司專業能力,尋求我司一同對管網水質異常情況進行排查25次,主動邀請我司申報成為東莞市環保教育基地,并獲得全國”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必選智能化標桿水廠、東莞市環境管理模范企業等稱號。
榮譽獎項
2020-2021年度被中共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委員會評選為“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23年3月-2025年3月被東莞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評為“東莞市環境管理示范企業”;
2023年04月基于現代傳感和物聯網技術的污水處理“黑燈工廠”項目被北控水務(中國)投資優秀公司選為市政污水治理優秀案例;
2024年02月榮獲2023年度優秀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建設單位;
2024年03月榮獲“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聯盟“雙百跨越”污水處理標桿比選第三期,上榜喜報-東莞大嶺山連馬污水處理廠上榜高質六化污水處理標桿水廠。

自2012年進入東莞市場,北控水務以匠心守初心,恪守“政府放心,市民滿意”的服務承諾,贏得了政府和市民的一致好評。在集團“雙平臺”戰略指引下,北控水務南部大區率先將東莞大嶺山水廠建設成為少(無)人值守水廠。通過污水廠全流程的智能管控、區域中心的集中監控、移動巡檢的智能管理、運維平臺的信息化管理,水廠實現了以自控系統代替人的工作,曝氣、提升、加藥等重點工藝智能控制,運營、設備、設施、巡檢、維修等流程互聯互通,打破信息孤島;通過建立“1+N”智慧水務管理模式,實現了“物聯網平臺、大數據分析、智能管控、人機協同、移動辦公”的智慧水廠運營。
從治水到智水,從客戶為源、精益運營到創新研發探索突破,汩汩清流綿延著北控水務的濃濃的粵港情。未來,北控水務將一如既往地發揮卓越運營能力,助力東莞大嶺山鎮域經濟“強”起來,人居環境“美”起來,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貢獻北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