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廢小衛士”養成記:來“神奇工廠”探訪污泥如何變廢為寶
原創 綠色青浦 綠色青浦
為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培養青少年環保意識,昨天(10月25日),由青浦區生態環境局主辦、上海環境水務事業部承辦的“綠水青山秀青浦,泥水共治蘊匠心”主題教育活動在上海漾沁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舉行。30名來自白鶴小學的學生走進這座區級無廢宣傳教育基地,開啟了一段新奇的污泥處理探秘之旅。

“歡迎來到我們的無廢宣傳教育基地,今天我們要一起探索污泥是如何通過科技的力量變成無害且有用的。”隨著講解員生動活潑的開場白,孩子們戴好安全帽,沿著廠區蜿蜒的參觀廊道,走進了這座“神奇工廠”。

在參觀環節,講解員巧妙地將污泥處理廠比作一個現代版的“點石成金爐”。通過生動的沙盤模型,孩子們了解到污泥要經過儲倉、干化、焚燒和煙氣處理四個“關卡”才能完成“蛻變”。“這就像是一臺超大號的滾筒洗衣機”“要經過孫大圣一般的千錘百煉”等,講解員用形象的比喻,讓專業的工藝流程變得通俗易懂,也引得小朋友們連連稱奇。
在項目的“中樞神經系統”——中控室里,大屏幕上跳動的數據和圖表吸引了小朋友們的目光。工作人員耐心解答著孩子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展示如何通過智能化監控系統實時調節處理工藝,確保污泥處理既環保又高效。作為青浦區最大的污泥處置基地,這里每天都在上演著污泥變“寶”的“綠色實踐”。

參觀結束后,一場“無廢城市趣味定向賽”隨即展開。主辦方在廠區各處設置了環保拼圖、垃圾分類投籃、無廢問答、污泥干化綠色接力賽等妙趣橫生的互動游戲。孩子們分成6個小隊展開角逐,在爭分奪秒中展現出團結協作的精神,在競技闖關中迸發出青春活力。伴隨著一連串的歡聲笑語,環保理念、廢物利用和垃圾分類等知識在不知不覺間融入了每個孩子的心中。

活動最后,同學們都收到了別具特色的“種子獎狀”,這些由可再生紙漿和種子卡制成的獎狀,不僅是榮譽的象征,更可以進行種植培育,讓孩子們收獲屬于自己的綠植。

參與活動的小朋友們紛紛表示,要將現場的熱情傳遞到日后的生活中,帶動家人朋友參與到“無廢城市”的建設中去,努力成長為一名綠色、環保的“無廢小衛士”。

青浦區生態環境局表示,將以無廢宣傳教育基地為平臺,持續推進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工作,深入開展“無廢城市”宣傳教育,倡導文明簡約的生活方式,引領綠色消費發展,努力營造全民參與“無廢城市”建設的濃厚氛圍,為建設美麗青浦貢獻應有力量。
記者:朱澤敏
攝影:朱澤敏
資料:區生態環境局
原標題:《“無廢小衛士”養成記:來“神奇工廠”探訪污泥如何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