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記者從肥西獲悉,合肥市污泥協同處置特許經營項目已經建成,進入試生產階段。等該項目投用量產后,將有助于緩解合肥市域內污泥處置能力不足的困境,實現污泥變廢為寶,助力合肥市“無廢城市”建設。
污泥是污水處理后的產物,市政污泥主要來源是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主要由水、有機質、無機物顆粒和膠狀物混合組成,其富含有機質,是具有一定熱值的資源。目前,市政污泥含水率一般在80%左右,普遍存在熱值低、無法直接焚燒利用、堆放占地面積大、處置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
為充分發掘利用污泥中有機質的能量屬性,提高污泥處理能力和資源化利用率,肥西縣靜脈產業園利用園區內已建成項目區位優勢,于肥西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北側建設合肥市污泥協同處置特許經營項目。
該項目占地約20畝,總投資約1.7億元,2024年03月14日開工,2024年08月03日系統成功進料調試,目前已經整體建成。通過打造6條污泥干化產線,可實現日處理污泥600噸/日。
項目采用污泥干化協同焚燒處理工藝。充分利用肥西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富余熱蒸汽進行水熱交換,將含水率在80%左右的濕污泥烘干成含水率40%的干污泥,干化后的污泥熱值較高,經過刮板機輸送直接焚燒發電,焚燒后的污泥爐渣也可作為建筑基材再利用。
“污泥一般采取衛生填埋、土地利用和高溫焚燒等處置方式。以往,通常是用污泥與生活垃圾混燒的方式處置污泥,容易導致燃燒不充分并增加飛灰產生量。”項目人士介紹,相對于混燒工藝,新的污泥干化協同焚燒處置對焚燒爐運行影響小,處置效率高。同時充分利用了污泥富含有機質的能量屬性,是一種更加安全高效節能的處置方式。
合肥市污泥協同處置特許經營項目正處在試生產階段,目前已處理市政污泥7000余噸,正在組織工程相關驗收事宜,即將進入量產。該項目的建成,實現了本地區污泥處置從耗能處置到資源化利用的飛躍。等項目正式投入使用后,可大幅度緩解合肥市域內污泥處置能力不足的困境,實現污泥變廢為寶,助力合肥市“無廢城市”建設。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