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研究院是我國專門從事高寒干旱地區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重大工程研究的國家級研究機構,其主要研究領域(如冰川、凍土、沙漠、生態、油氣地質和資源環境信息等)均處于國內引領地位。
西北研究院的建設目標為:一、服務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西部大開發戰略,以西北干旱高寒的特殊生態、環境、資源為主攻方向,為西北地區生態環境修復、資源勘探利用、重大工程建設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決策和實施提供科學依據;二、瞄準國際地球科學發展前沿,在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冰凍圈—巖石圈相互作用與全球變化、區域氣候與環境演變、生態系統退化機制與重建、水土和礦產等重要自然資源的形成與利用等領域建立國際先進水平的理論體系,并取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科技成果;三、緊密結合國家西北地區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充分發揮科技優勢,研發西部地區生態環境資源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關鍵技術和優化模式,通過大范圍推廣以獲得巨大的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四、凝聚一批長期扎根西北的學科帶頭人和創新團隊,促進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科學及相關學科的發展,完善西北生態環境資源領域的研究、示范和推廣應用的平臺。
西北研究院目前擁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數據中心,3個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8個甘肅、寧夏等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7個國家級野外觀測研究試驗站,17個中國科學院和研究所級野外觀測研究實驗站。西北研究院將主要針對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和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科技任務,開展生態系統、環境變化、資源利用與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綜合性重大基礎科學研究、工程技術開發和第三方評估等工作,為努力實現 “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目標,為解決國家西北地區在生態、環境、資源、農業、工程等領域的重大問題提供科學依據、技術支撐和決策支持。
(于2023年9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