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高考結束,考生及其家長又開始煞費苦心地挑選合適的專業。一些追求穩定的考生將目光聚焦于保障就業的專業,如軍校、警校或其他定向培養的專業。而其他一些考生則更看重專業的未來發展潛力和可能帶來的高收入。在這種情況下,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就業質量報告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參考資料。
根據2024年的就業藍皮書(包括《2024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和《2024年中國高職生就業報告》),麥可思研究公布了最新的本科和高職的就業綠牌專業榜單。所謂的綠牌專業,是基于畢業生的就業率、薪酬水平和滿意度,結合國家的戰略需求及專業發展的動態調整來綜合評定的。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本科專業入榜了。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注意到了,盡管近年來計算機類專業一直被大力推崇,但在本年度的榜單上卻沒有一個入選。事實上,自2023年以來,計算機類專業就已經不再是綠牌專業。它的高光時刻是在2020年,當時的榜單上計算機類占據了多數。但自2021年起,這一專業的綠牌地位逐年下滑,到了2023年徹底消失。這表明計算機類專業的人才市場已逐漸飽和,雖然薪資依然優厚,但已不是過去那種無需深思熟慮就可以選擇的時代。如果個人能力不足,就業前景也并不樂觀。

2024年的綠牌專業顯示出行業多樣性,不再是某單一領域的專業獨占鰲頭。近年來被大肆宣傳的電子信息類專業也只有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一個專業入榜,而去年還在榜單上的信息工程今年已無緣榜單。接下來,我們將簡要解讀這6個專業的學習內容和畢業后的就業方向。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這個專業經常與“電子科學與技術”混淆。簡單來說,“電子科學與技術”涉及的知識更廣泛,基礎性更強,是研究生階段的一級學科,下設4個二級專業即其細分方向。“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則是其研究方向之一。此專業研究的是半導體器件物理、功能電子材料、固態電子器件以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的設計與制造技術、微機械電子系統和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技術等。簡言之,主要研究的是當前極為熱門的芯片領域,畢業生可以在集成電路制造企業、設計中心及通信等信息科學技術領域從事研發工作。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這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老牌綠牌專業。主要研究電能的生成、傳輸、轉換、控制、儲存及利用。該專業應用廣泛,從一個簡單開關的設計到宇航飛機的研究都離不開它。畢業生可在電力設備制造行業從事設計、開發、生產管理工作,或在電力系統中從事高壓設備的運維和技術管理,就業領域包括電業局、供電局、發電廠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許多家長選擇這個專業主要是看中了進入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電力部門的高薪和穩定,因此在選擇專業時應關注學校每年進入電網的畢業生數量,尤其是那些電力部門直屬的高校及電氣“二龍四虎”學校更值得考慮。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這是今年首次入榜的專業,隨著新能源成為熱門行業,其上榜并不意外。然而,該專業與當前火熱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并不完全等同,而是培養在風能、太陽能、地熱、生物質能等新能源領域從事工程技術、設計、優化運營及管理工作的跨學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因此,它面向的是整個新能源行業,畢業生可以在相關領域的企事業單位、高等院校及政府部門從事技術研發、工程設計、科教及管理工作。

能源與動力工程
這個專業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工科專業,雖然不曾特別熱門,但就業前景始終不錯,已連續三年成為綠牌專業。專注于傳統能源的利用與新能源的開發,及如何更高效利用能源。由于專業方向眾多,不同大學的具體研究方向可能不同。有的大學可能側重電力,有的可能側重汽車動力或空調制冷。選擇這個專業最好查看具體大學的培養方向。

機械電子工程
這個專業是機械、電子、計算機等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學科,涵蓋了機械制造、自動控制、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等多方面知識。學習內容廣泛,就業面同樣廣,畢業生可以在智能家居、無人機、機器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領域從事相關工作。

機器人工程
與機械電子工程相似,機器人工程也是一個涵蓋多專業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工業機器人的結構、設計、應用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術。它的學習內容廣泛,包括計算機、電子通信、電氣、機械、控制等多方面知識。制作機器人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幾乎可以視為一個行業而非單一專業。因此,機器人工程的畢業生就業范圍廣泛,除機器人領域外,也可在機電、航天、信息通信、集成電路、光電、汽車等高新技術企業工作。

以上六個專業是2024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雖然這些數據基于過去的情況,只能作為參考,家長和考生在選擇時還需考慮未來行業趨勢,畢竟就業是向未來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