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城管局城市排水服務中心再生水利用辦公室主任劉恒分享了污水資源化利用的“煙臺方案”。
劉恒介紹,煙臺不斷探索研究城市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途徑和建設模式,于2017年通過市場化運作、股權合作的方式實施了套子灣污水處理廠供萬華工業園再生水項目。該項目采用超濾+反滲透工藝,利用污水處理廠一級A尾水生產高質量再生水,主要用于萬華工業園等工業大戶。截至目前,兩期項目已建成運行再生水總規模達到20萬噸/日,實際供水約15萬噸/日,年可節約水資源約7300萬噸,多于煙臺“生命之源”門樓水庫(興利庫容12640萬立方米)一半的水量,將成為國內用于工業生產單體規模最大再生水項目。
除此之外,煙臺還進行了資源化利用的全方位探索——
2022年運行套子灣污水處理廠污水源熱泵集中供熱站項目,通過循環提取處理達標后尾水的熱能為周邊小區供熱。項目規劃供熱面積240萬平方米,目前實現供熱面積69萬平方米,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5萬余噸。
2017年套子灣污水處理廠啟動運行一期污泥消化系統,對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進行厭氧消化,降低污泥產量,并將產生的沼氣作為熱源利用和沼氣發電,年可節約用電200萬度,每年減排二氧化碳2000余噸。
套子灣、辛安河兩個污水處理廠利用廠區內的辦公樓、生產車間等建筑、構筑物屋頂等,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發電后用于廠內設備運行。共利用約4.1萬平方米的空地,建設裝機容量約4.5兆瓦,年發電總量約620萬度、減排二氧化碳約6200噸。
套子灣污水處理廠持續開展重點設備智能化控制改造,運用精確加藥和精確曝氣系統,實現重點用能設備節能增效,并通過運用智能化控制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可視、可控、可預測。年可節約碳源藥劑近1300噸,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5280噸,年可節電約460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