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環保:從水“再生”之路走向“水固氣能”多業態格局
首創環保東壩再生水廠處理后的再生水 |
首創環保東壩再生水廠 |
櫛風沐雨25載,600008/ >首創環保(600008)幾乎伴隨著中國水務行業的發展而成長、成熟。多年來,公司深耕水務領域,在城市環境、市政公用、企業環保節能等領域為客戶提供高效、智慧、綠色的“水、固、氣、能”綜合解決方案。近日,在由上海證券報與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聯合開展的“了解我的上市公司——走進地方特色公司”系列活動中,記者與投資人一起走進首創環保,了解首創環保作為環保行業頭部企業和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提升綠色制造水平,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帶動全產業鏈實現綠色治理視域下的堅守與突破。
清澈再生水倒映污水處理實力
記者在坐落于北京東北方向的首創東壩再生水廠邊,看到清粼粼的水從出水口涌向壩河,水色清澈,壩河內時不時有魚兒嬉戲。從監測情況來看,在同等能耗條件下,東壩再生水廠的再生水質,是北京再生水廠中最好的之一。
“最好水質”的背后,是一道接一道復雜的凈化流程。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污水經管道進入東壩再生水廠后,主要通過三級處理工藝達到污水變清水的效果。
第一級處理為預處理,通過粗細兩道格柵,將污水與2mm以上的雜質分離。之后進入動力旋流沉砂池,該工藝段引進英國專利技術,除砂效率是傳統設備的3倍。去除大的雜質和砂之后的污水,會進入超磁碳磷分離預處理,這是首創環保自主研發、國內首創的工藝,在這里將污水中的懸浮和膠體類污染物從水中分離出來,該技術完全取代了初沉池的作用,占地面積僅為初沉池的五分之一。
經過預處理的污水進入第二級處理——生物處理階段。該階段主工藝采用了首創環保自主研發的低碳雙泥齡復合脫氮工藝,在占地面積比傳統工藝縮小40%、電耗降低30%、藥耗降低25%的條件下,同時實現了有機物、總氮、總磷等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最后,基本達標的污水進入第三級處理單元,采用成熟的高效沉淀池和V型濾池過濾工藝,進一步優化部分污染物的去除,出水排入壩河作為生態補水。
在“綠色化”的路上,首創環保2023年完成DMP(Dosing Middle Platform,污水處理加藥控制中臺)產品的開發,并于東壩首創再生水廠進行了示范應用。DMP產品實現了藥劑用量的自動化投加與運行控制,減少運行人員手動頻繁調節強度及滯后影響,精準藥劑使用,從而減少藥劑消耗。
東壩再生水廠也是一座智慧型污水處理廠。記者探訪發現,目前東壩污水廠的處理能力近3萬立方米/天,而水處理現場卻少有工作人員,水處理過程依靠智慧運營管理平臺實現自動運行。在后方的監控中心,工作人員實時掌握著整個水廠的運行情況。據介紹,水處理線上安裝了近百臺各類儀表探頭,在智能化控制系統協助下實現精細化過程控制。
多業態組合折射環保龍頭實力
注重科技創新,踐行綠色低碳運營,持續智能化轉型……東壩水廠只是首創環保發展中的一個縮影。
隨著“十四五”環保市場從投資驅動向能力驅動轉變,行業政策的不斷推動引發了新興技術的需求,科技創新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深耕環保行業多年,首創環保深諳此理,一直將科技創新視為企業發展的“生命法則”。
“比如,我們提出了藍色水工廠的零碳技術體系,通過自主創新的行業領先低碳高效的污水處理核心工藝——CREATETM好氧顆粒污泥技術,結合污泥干化焚燒+熱能回收系統,搭載自主開發的生物建模數字化工藝決策系統Asmart,致力于實現0碳排、0廢水、0固廢、0能耗四個凈零目標。”公司董秘官念說。
她告訴記者,首創環保還提出了從能源轉型和碳資產交易等路徑實踐“雙碳”目標。
在能源轉型方面,首創環保通過鋪設太陽能光伏板、回收污水熱能等方式,減少自身化石能源消耗。此外,公司還向外提供清潔能源電量、蒸汽,2023年,首創環保提供了21.62億千瓦時清潔能源上網電量、18萬噸蒸汽、25萬吉焦熱量,還首次成功完成居民冬季供暖服務。
首創環保也在積極探索碳資產交易,關注國內CCER(中國核證減排量)的同時,探索國際自愿減排市場,推動公司項目注冊VCS(國際核證碳標準),成為國際組織VERRA中首批垃圾焚燒類項目。
經過多年深耕,首創環保如今在全國28個省份超140個地級市擁有項目,在主業領域擁有較強影響力。2021年,首創環保發布了“生態+2025”戰略,基于過去“水務+固廢”業務布局,積極開拓大氣工業和資源能源業務,創造性地提出實現“水、固、氣、能”多業態的“5+4+1”業務組合,并提出“進、退、守、試”的方針,形成了以解決方案牽引多元發展的業務設計思路。
借助資本力量創造長期價值
25年間,首創環保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先后服務保障了北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等重大活動,是首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排頭兵”。在此過程中,首創環保也見證并經歷了環境產業資本化、市場化的浪潮。
當前,傳統工程業務需求下降成為較為普遍的現象。為有效應對影響,官念告訴記者,首創環保在加大資產運營管理力度,提升現有環保項目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的同時,大力發展環保咨詢、環境監測、污染治理解決方案等高附加值的服務業務,為客戶提供全鏈條的環保解決方案,拓寬收入渠道,減少對工程業務的依賴。通過多元、穩健的業務結構,公司抗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有效保障。
面對環保行業進入存量時代,首創環保認為,收并購對公司戰略落地提供了潛在機會和工具手段。官念表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企業間的整合成為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行業集中度、促進技術創新和實現規模經濟效益的關鍵路徑。隨著環保政策趨嚴、市場競爭加劇,行業內部的低效產能逐漸被淘汰,優質資源和市場份額正向頭部企業集中。這為擁有資本優勢和技術實力的環保上市公司提供了通過收并購擴大市場份額、強化產業鏈布局的良機,加速公司在關鍵技術和產品上的創新步伐。
“我們將進一步明確戰略目標,擇機選擇與公司核心業務高度互補、具有技術優勢或區域市場領先地位的企業開展多維合作,強化市場地位和業務范圍。”官念表示,公司也將持續關注環保行業的政策導向、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持續跟蹤行業趨勢,靈活調整收并購策略,捕捉最佳的投資窗口期。
“總之,我們將多措并舉努力鞏固和擴大公司在環保領域的領導地位,為股東創造長期價值。”官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