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一流專家智慧 共商太湖治理大計《江蘇省太湖流域城鎮污水治理高質量發展--無錫共識》發布
導 讀
太湖治理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反復強調的“國之大者”。2024年11月21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無錫召開“江蘇太湖流域城鎮污水治理提升專題研討會”。住房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仇保興領銜的11名院士專家應邀出席研討會,為推動江蘇省太湖流域城鎮污水治理高質量發展問診把脈、出謀劃策。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學鋒出席會議并致辭,副廳長陳浩東主持會議。
王學鋒表示,水是江蘇的經濟命脈、生態本底、人文標識和安全屏障,開展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保障太湖水環境安全穩定對江蘇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多年努力,太湖流域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但仍需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希望充分利用此次研討的契機,向各位院士專家學習請教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先進經驗,統籌謀劃下階段工作,切實推動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高質量發展。
院士專家在認真聽取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和無錫市市政園林局關于太湖治理工作情況的匯報后,充分肯定了近年來江蘇在太湖治理方面所取得的積極成效,分析了太湖治理工作面臨的形勢和挑戰,指出當前太湖治理已經到了新的階段,并從流域治理、系統高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等多角度多維度展開熱烈研討,發表真知灼見。研討會形成并通過《江蘇省太湖流域城鎮污水治理高質量發展——無錫共識》,共同呼吁努力推動太湖流域為全國流域城鎮污水治理樹立標桿、提供示范。
無錫共識倡導,在太湖治理的新階段,應聚焦流域綜合治理、污水治理效能提升和綠色低碳發展,重點從完善污水治理體系、強化機制技術創新、打造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示范樣板、建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先行區、推動全社會共治共管共享等5個方面,系統推進太湖流域城鎮污水治理工作。無錫共識,聚焦江蘇實際,匯集專家智慧,為江蘇太湖流域城鎮污水治理工作明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徑,對江蘇及全國流域城鎮污水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馬軍、余剛,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俞孔堅、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邵益生,張悅、趙鋰、戴曉虎、龔道孝、趙江等專家學者出席研討會。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有關業務處室單位和太湖流域各設區市、縣級城市排水行業主管部門代表參加專題研討會。
住建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在專題研討會上講話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學鋒在專題研討會上致辭
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陳浩東主持專題研討會
專題研討會會場
專家發言并簽署共識
附無錫共識全文
江蘇省太湖流域城鎮污水治理高質量發展
——無錫共識
太湖流域位于長三角核心區域,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人口密度最高、城鎮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太湖治理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反復強調的“國之大者”,治理好太湖承載著總書記的殷殷囑托。2022年,國家出臺新一輪《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總體方案》,明確太湖“長三角高質量發展重要生態支撐、長三角區域水安全保障重要載體、全國湖泊治理標桿”的功能定位。江蘇省自2007年太湖藍藻事件發生以來,大力推進太湖治理,太湖水環境實現明顯改善,達到新世紀以來最好水平。太湖流域城鎮污水治理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建成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能力948萬立方米/日,2023年削減COD69萬噸、氨氮7萬噸、總磷1萬噸,為太湖治理作出重要貢獻。
今天,我們相聚在美麗的太湖之濱——江蘇無錫,共同探討太湖流域城鎮污水治理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江蘇省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走在前、做示范”要求,以系統高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城鎮污水治理支撐高品質生態環境,努力為全國流域城鎮污水治理樹立標桿、提供示范。為此,我們達成以下共識:
1. 聚焦流域綜合治理,完善城鎮污水治理體系。樹牢流域治理“一盤棋”理念,重點加強上游地區、建制鎮和被撤并鄉鎮集鎮區等薄弱區域污水系統建設,統籌推進上下游、干支流、城與鎮污水同步治理。強化污水系統治理和全過程管控,持續構建完善“源頭管控到位、工業生活分質、廠網銜接配套、管網養護精細、污水處理優質、污泥處置安全、資源循環利用、監督管理高效”的城鎮污水治理體系。適度超前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科學確定排放標準,推進收集系統互聯互通,提升系統韌性。堅持灰綠結合,統籌海綿城市建設,嚴格控制雨水排口徑流污染,推進雨水面源及溢流污染治理,推動水生態修復。關注并逐步開展新污染物溯源管控防治。
2. 聚焦管網系統提升,打造城鎮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示范。以“污水不入河、外水不進管、進廠高濃度、減排高效能”為引領,以百年大計為目標,高質量實施管網建設改造工程,全力打造管網全覆蓋示范樣板。全面落實存量管網周期性檢測評估和管網改造動態反饋機制,持續推進管道和檢查井更新改造。深化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建設,加強工業企業、老舊小區等排水戶內部管網改造。嚴控新改建管網工程質量,強化管材、施工、驗收等全過程管理。全面推進管網專業化、機械化、精細化養護,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對管網進行統一管養,積極推進專業養護進小區。穩步推行管網系統低水位運行。
3. 強化機制技術創新,提升城鎮污水治理效能。推動“廠網一體化”運維,推行優水優價、按效付費機制。強化排水許可監管,實施排水戶分級分類管理,加大違規排水整治,因地制宜推進排水管理服務進小區。完善污水處理費價格調整機制,探索將污水收集系統運維費用納入定價成本。推進污水處理設施數字化改造,強化數據分析應用,提升污水系統智慧化水平。加強科技創新,開展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等研發應用,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提升城鎮污水治理現代化水平。
4. 強化綠色低碳引領,建設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先行區。有序推進設施、設備更新改造,推動行業節能降碳。因地制宜探索開展污水源頭分類治理和資源化利用。大力推進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充分發揮再生水的生態功能,實現再生水與自然水和諧共生,提高水資源總量和利用效率。結合水系濕地等自然條件,加強尾水濕地建設,發揮生態凈化效能,促進由“工程水”向“生態水”轉變。加強污泥無害化處置及氮磷等物質資源化利用,鼓勵有條件的污水處理廠協同布局光伏發電、污水源熱交換等設施,積極打造集水源、資源、能源為一體的綠色低碳廠。強化廠站除臭降噪,提升景觀風貌和科普教育等功能,實現與城市有機融合發展。
5. 強化共治共管共享,形成全社會參與污水治理良好局面。加強城鎮污水治理統籌協調,健全部門齊抓共管的機制。推動將污水治理融入社會治理,提高基層服務和監督管理能力。加強宣傳引導,注重雨水口防排污提示,提升公眾節約用水和環境保護意識,培養良好習慣,規范排水行為。堅持開門治水,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讓廣大市民充分體驗享受治理成果,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水流淌著歷史、孕育著文化、滋養著萬物,我們身處的城鎮,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太湖之濱,水是這片天地最美的底色。讓我們攜起手來,深入推進城鎮污水治理高質量發展,持續改善水環境質量,共同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實踐,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共創美好幸福生活。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發布的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進行牟利。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于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刪除內容。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