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能建 · 碧水
向新而行·何以能建
-
緊緊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提出十周年主線,公司組織宣傳骨干,走進重點項目建設一線開展“向新而行·何以能建”融媒體行動,通過系列報道,展現公司服務國家戰略、保障能源安全、勇攀科技高峰、建設大國重器的硬核實力,突出展示公司積極培育戰新產業和未來產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四新”能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生動實踐。
本期“向新而行·何以能建”融媒體行動報道組來到天津津沽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
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
天津
渤海之濱,海河之畔
從天津市區出發
一路向東南而行至津南區八里臺鎮
近3萬畝天津雙城綠色生態屏障
綠屏·八里灣片區便出現在眼前
天光云影之處
一幅林田水相依相存的生態美景
徐徐展開

若不是身旁碩大的污水處理廠房
很難想到緊挨著濕地公園的
就是天津津沽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
在這里
來自千家萬戶的污水
經過處理變成汨汨清流
從開創先河到再造標桿
城市污水治理
一頭連著生態,一頭連著民生
重要性不言而喻
天津津沽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
由中國能建葛洲壩生態環保公司、
葛洲壩路橋公司、能建路橋公司建設
是我國在建規模最大的
泥水同治大型綜合性工程
也是近五年來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
城市污水處理項目

天津津沽污水處理廠的前身,是改革開放后我國建成的第一個大城市污水處理廠——紀莊子污水處理廠。紀莊子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規模為26萬噸,開創了中國城市市政污水規模化集中處理的先河,填補了我國大型污水處理廠建設的空白。
2012年7月,為更好滿足天津市對于生態建設及城市建設發展的需求,紀莊子污水處理廠遷建工程在津南區大孫莊破土動工,并于2014年正式更名為“津沽污水處理廠”。

紀莊子污水處理廠
津沽污水處理廠不僅繼承了紀莊子污水處理廠優良的工藝技術,更在智慧化改造升級之路上不斷前行,項目一期、二期污水處理規模每日共65萬噸。項目三期工程建成后,每日可處理45萬噸市政污水,服務面積達65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300萬人,每年可削減有機污染物約6萬噸,同時可向地表生態補水1.2億噸,相當于8個西湖總水量,助力京津冀筑牢綠色發展生態屏障。

從市政污水到一泓清泉
走進正在運行的津沽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
場地內部綠化與白墻綠水融為一體
儼然一個清新雅靜的
“公園式工廠”

“津沽污水處理三期工程采用全過程除臭和生物濾池除臭相結合的方式,有效解決了傳統污水處理廠長期存在的‘臭氣擾民’問題。”葛洲壩生態環保公司天津公司董事長書記王志剛介紹道。

環顧廠區,可以發現產生臭氣的主要構筑物都加上了“蓋子”,在提升觀賞性的同時,將流入廠區的污水臭味牢牢“鎖住”。同時,污水處理廠生物池內安裝了微生物填料培養箱,能夠有效去除水中的惡臭物質,實現污水廠惡臭的全過程控制。

“污水通過管網進入廠區后,會經過粗格柵、細格柵、曝氣沉砂池、初沉池等環節過濾掉漂浮物或懸浮物,再經過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濾池等一系列步驟去除雜質,最終實現達標排放。”葛洲壩生態環保公司天津公司副總經理郭劍介紹道。
行至一座圓形的建筑前,郭劍停下了腳步,“你們看,這里是二沉池,雖然污水還沒有處理完畢,但是已經變得比較清澈了。”

原本又臟又臭的污水,在經過“瘦身”“美白”“除菌”等一系列處理后,終于重新變得清澈透亮起來。在進一步深度處理后,凈化的污水將被排放至津南郊野公園,作為可利用的水資源回補自然水體。

作為全國罕見的污水、污泥綜合處理處置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工程,三期工程污水處理采用“改良Bardenpho+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濾池+臭氧催化高級氧化”工藝,出水水質達到全國同類別市政污水廠最高標準。污泥處理廠可每天處理700噸污泥,污泥焚燒煙氣的排放標準達全國同類項目最高級別。
“在除污過程中,我們還將從污水中分離出來的污泥、雜質,采取干化焚燒的工藝壓縮燒成灰渣,用于建筑材料等場合,真正實現‘變廢為寶’。”王志剛說。
從綠色“治水”到科技“智水”
走進津沽污水處理廠三期工程
“智慧水務”中控室
大屏正實時顯示著
進出水量、設備狀態、過程水水質等數據
整個廠區的運轉情況“盡收眼底”

“通過工藝仿真模型,我們能夠對進出水量、設備運營狀態、污水處理過程中的水質參數等生產數據進行實時監測,精準掌握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葛洲壩生態環保公司天津公司運營管理部王丹介紹道。
傳統污水處理廠往往依賴于人工操作和經驗判斷,存在管理效率低下、能耗高等問題。津沽污水處理三期工程通過智能化管理,基于水廠系統這一物理實體構建多維動態模型,“克隆”出一個數字版的水廠系統,實現了對污水處理全過程的實時監控、精準控制和優化調度。

“以加藥為例,采用傳統的人工加藥,藥量少了,水質就容易不達標,藥量多了,后續處理難度和運營成本就會上升。”王丹介紹道,項目利用精確曝氣、智能加藥等最新的智慧化管理系統,讓加藥量、曝氣量可精確到0.1%,過程硝態氮、溶氧、氨氮等關鍵數據實現實時采樣反饋控制,整體系統基本實現全自動控制,實現了能源、藥劑的高效使用,廠區運營效率提升50%,運營人員比同等規模污水廠減少了50%。

在葛洲壩路橋公司津沽污水處理項目執行經理曹斌眼里,津沽污水處理廠不僅能為城市發展保駕護航,更是生態環境保護的有力支撐,“廠區總體綠化率超過45%,真正實現了與環境和諧共生。”在建設過程中,項目根據當地獨特的水文、水土等特點,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其中,實現了節約用地和綠色發展。
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廠內還建有水源熱泵系統。“水源熱泵系統能提取污水中的冷量、熱量,實現廠區內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曹斌說。

未來,廠內還將建設光伏發電項目,有效節省電費、控制運營成本,形成更好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一泓碧水潤津沽
津沽污水處理廠
將為打造“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的美麗天津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
持續貢獻“水動力”
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
融媒體行動報道組:曾雪瑩、李麗萍、蔡曉雨、鐘一、孟文才、唐世科
編輯:曾雪瑩
校審:齊立強
來源:中國能建品牌部、葛洲壩生態環保公司、葛洲壩路橋公司、能建路橋、天津電建
原標題:《何以能建 · 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