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園一策一圖”守牢環境安全底線
時間:2025-03-29 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周雁凌 季英德
初春時節的山東青島橫河,水面寬闊,微波蕩漾。在橫河入海口上游1.3千米處,一道巨大的攔河閘橫貫其中。
據了解,橫河攔河閘寬260.6米,閘頂高程5.7米,水閘共分21孔,單孔凈寬10米,閘門采用鋼閘門,正常蓄水位1.5米,回水長度3.5千米,水面面積98萬平方米,蓄水量約143萬立方米。
青島董家口經濟區管委會應急管理部工作人員介紹,橫河攔河閘工程的投運,為園區構筑起了充足的第三級應急空間。當園區發生極端事故,一級、二級防控難以截留事故廢水且事故廢水流入橫河時,關閉攔河閘壩將事故廢水截留在橫河內,可防止事故廢水流出園區進入黃海。
青島董家口化工園區建立以9個水風險防控單元為基礎、2條截污溝和5條溝渠為緩沖、13座閘壩為關鍵節點、1條園區內河為兜底的突發水污染事件三級防控體系,正是山東省加快推動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一園一策一圖”試點工作的真實寫照。
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范立俍在日前召開的全省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一園一策一圖”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上指出,山東省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一園一策一圖”試點工作開展以來,全省生態環境、工信、應急等部門想在前、謀在先,各園區管委會抓落實、促見效,試點工作扎實推進,取得明顯成效。各市、各園區管委會要進一步完善機制、壓實責任,全力推動化工園區“一園一策一圖”試點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蹚出“山東經驗”、創建“齊魯樣板”,為堅決守牢化工園區環境安全底線、持續推進美麗山東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齊抓共管扛牢責任,試點工作成效明顯
化工園區化工企業聚集,環境風險集中、污染物種類復雜,突發水污染事件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難度大。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在全國率先聯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應急管理廳開展省級試點,三部門聯合謀劃,將化工園區“一園一策一圖”暨環境應急三級防控體系建設納入了《山東省化工園區擴區調區管理辦法》,作為提升化工園區安全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省生態環境廳將試點工作納入山東生態環境保護全年重點工作內容,統籌謀劃、系統推進,建立“周調度、月報告、季度總結”的工作機制,督促國家、省級試點園區按序時推進工作,三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凝聚起試點工作強大合力。
據了解,全國第一批試點園區共17家,山東青島董家口園區、泰安寧陽園區2 家化工園區入選了第一批試點,試點數量占到全國的八分之一。同時,山東省自我加壓、主動作為,省級選取 22 家化工園區開展了省級試點,探索適合山東省情的化工園區“一園一策一圖”實施技術路徑。
作為全國第一批試點園區,青島董家口化工園區深入踐行“以空間換時間”環境應急理念,錨定“一級防控不出廠區、二級防控不出公共應急空間、三級防控不出園區”總體目標,堅持精準施策,建設143萬立方米的園區級入河截污溝,全力保障事故廢水不出園區邊界;泰安寧陽化工園區以“一園一策一圖”試點為契機,實施園區公共應急池與重點企業應急空間的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將園區公共應急空間從0.53萬立方米擴充至6.13萬立方米。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徐本亮介紹,去年10月,山東省在棗莊滕州以練筑防強化環境應急協同處置能力,探索構建化工園區“一園一策一圖”試點與重點河流“一河一策一圖”有效銜接,推動化工園區風險防控從抓企業為主向抓園區、抓區域、抓流域為主轉變。今年,正逐步形成化工企業—化工園區—重點河流—整體流域點線面式的立體化、多維度的環境應急保障體系。
因地制宜探索創新,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應急與輿情處處長張亞寧介紹,為加快推動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一園一策一圖”試點工作,堅決守牢化工園區環境安全底線,山東省充分發揮青島董家口化工園區、泰安寧陽化工園區的全國試點示范作用,帶動全省22個重點化工園區“一園一策一圖”有序開展、全面鋪開。
棗莊市系統梳理魯南高科技化工園區內20個主要風險企業、36座企業事故水池、4座公共事故水池、4個閘壩、14個橋梁等重點環境應急空間與設施和風險源,現擁有9.8萬立方米的企業級、6.2萬立方米的園區公共防控空間。為提升三級應急防控能力,在園區河道增加建設2座鋼板閘,并對主要河段進行清淤,加強護坡建設,對園區入河排放口進行逐一排查檢修,重建損壞的截斷設施,確保園區三級防控體系有效運轉。
濟寧市高度重視化工園區環境應急三級防控體系建設,深挖應急空間。在園區企業應急池、公共管網、污水處理設施的基礎上,詳細調查園區內坑塘、洼地、溝渠等潛在應急空間,明確位置、容量和可利用性,形成完整全面的應急空間資源清單;結合周邊水系和敏感目標,制定針對性的應急空間使用方案,目前初步統計,金鄉、鄒城、嘉祥3家試點園區挖潛應急空間分別達76.79、38.45、23.33萬立方,能夠應對大規模事故污水的處理需求。
濱州市強化統籌部署,全面組織開展化工園區“一園一策一圖”實施工作,著力構建全市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多級防控體系。組織召開全市化工園區“一園一策一圖”視頻工作推進會,聘請相關專家進行授課,充分學習典型化工園區“一園一策一圖”建設模式,細化多級防控體系建設措施,推動加快建成突發水污染事件多級防控體系,把環境應急“防、處、備、練、建”“五字訣”與環境應急工作實踐緊密結合,切實提升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準備能力。
完善機制壓實責任,靶向發力精準施策
會議指出,要將推動化工園區“一園一策一圖”試點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為美麗山東建設提供堅實的生態環境安全保障。
要以風險點為核心,緊緊圍繞“事故污水不出園區”目標要求,全面掌握事故污水的可能走向,梳理細化可落地的應對措施,因地制宜地構建起風險防控體系。聚焦企業級、企間級、園區級三級環境應急基礎設施建設,將難點作為攻堅的靶點,因地制宜、靶向施策、掛圖作戰。充分結合自身實際,依托現有的應急空間設施,實現“小改造”防范“大風險”“小切口”治理“老大難”問題。依托省工信廳建設的全國首個5G省級智慧園區管理平臺,健全完善覆蓋周邊敏感水體的園區水環境智慧監管平臺,實現數據及服務互聯共享、內外業務融合,發揮數智化轉型對風險防控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要制定三級防控體系責任清單并動態更新,做好企業自身環境應急管理和各級防控措施的銜接,確保關鍵環境應急空間與設施有專人負責,定期調試運行并做好記錄臺賬。定期開展“一園一策一圖”專項應急演練,備足備齊環境應急裝備物資,確保環境應急有人干事、有人負責。
會議強調,要完善機制、壓實責任,以更嚴要求確保試點工作實效。省直三部門將繼續凝聚工作合力,做好頂層設計,強化政策扶持,用好“周調度、月報告、季度總結”工作機制,督促指導按序時推進。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還將以全國試點和省級試點為基礎支撐,編制《山東省化工園區突發水污染事件環境應急三級防控體系建設實施技術指南》,為推動化工園區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提供技術支撐保障。化工園區管委會要堅持走出去,學習先進省份典型經驗,總結經驗、提煉典型,結合化工企業面廣量多、環境風險多樣復雜的實際情況,形成一批科學、實用、可推廣的先進模式和典型案例,上下良性互動,不斷優化試點成效。
近期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