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復同意《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時間:2025-04-09 11:00:00 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中環報記者牛秋鵬
國務院日前批復《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黃河流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總體目標和任務部署。
《規劃》明確,到2035年,黃河流域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5921.71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21544.88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39.60萬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于40%;用水總量不超過國家下達指標。
《規劃》突出流域整體性和系統性治理,分區域明確保護發展重點。在黃河源區,要一體化保護高寒地區生態系統整體性,以自然恢復為主推進生態修復,筑牢三江源“中華水塔”生態安全屏障。在黃河“幾”字彎地區,重點治理晉陜寧蒙黃土區水土流失,推進黃河左右岸線流沙及沿線“沙頭、沙口、沙源”治理;打造規模連片高質量的糧食生產基地,合理拓展糧食生產潛力空間;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設重要清潔能源走廊。在黃河下游地區,增強山東半島、中原城市群與京津冀、長三角等城市群之間的區域聯系和融合發展;實施灘區差別化空間管控,增強下游洪澇災害防御能力;加強生態系統綜合治理,強化黃河入海口地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空間保障。
批復強調,《規劃》是對黃河流域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對不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用地用海、未批先建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嚴肅查處。按照定期體檢和五年一評估的要求,健全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評估預警機制,將規劃評估結果作為規劃實施監督考核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規劃監督、執法、問責聯動機制,實施規劃全生命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