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發出首張“餐廚原料有機肥”登記證
新華社新媒體
2023-11-23 15:39
記者11月23日從中國農業大學有機循環研究院(蘇州)獲悉,由該院研發生產的“好氧發酵工藝廚余廢棄物有機肥料”已獲江蘇省農業農村廳頒發的肥料登記證,即將進行規;a和上市銷售,這是江蘇首張以餐廚廢棄物為原料生產的有機肥料登記證,為餐廚廢棄物肥料化利用打通了新路徑。
“這項技術對環境影響更小、發酵周期更短、生產成本更低。”中國農業大學有機循環研究院(蘇州)院長李季介紹,通過連續4年田間試驗和第三方跟蹤檢測,并經過江蘇省耕地質量與農業環境保護站專家評估,在太湖水稻種植上,與商品有機肥、化肥等肥料產品的等氮量施用對比顯示,餐廚有機肥具有明顯增產優勢。
餐廚廢棄物的資源化路徑是社會關注熱點,將其開發為有機肥料是當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但肥料生產銷售所需的登記證申領條件較為嚴苛,比如有機肥料生產在江蘇省屬于化工領域,其選址和生產受到很大限制。此外,有機肥安全性評估至少需要3年田間試驗數據,技術要求較高,產業化道路面臨不小挑戰。
中國農業大學有機循環研究院(蘇州)開展以“好氧發酵”為核心的肥料化轉化技術研究,并在蘇州市吳中區臨湖鎮建立環太湖首家有機廢棄物處理利用示范中心。中心采用獨立研發的“連續生物干化+好氧發酵”工藝,在處理過程中針對不同有機廢棄物的原料特點進行協同配比,添加高效復合微生物菌劑,將發酵時間縮短至7天,經兩個月陳化后生產出商品有機肥。
目前,該中心可實現日處理包括林草廢棄物、餐廚廢棄物和農業廢棄物在內的有機廢棄物40噸,年產固體有機肥約5000噸,年產值預計超過400萬元。(記者陳圣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