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一直被視為污染大戶,然而在遼源渭津金剛水泥有限公司,記者卻感受到,昔日的污染大戶正在向城市“凈化器”這個新身份轉變。企業先后投入2個億,對兩條熟料生產線進行改造,僅去年一年實現氮氧化物減排量3168噸;同時,企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采用石灰石廢石、煤矸石和鐵尾礦砂作為生產配料,每年消耗各種廢渣、廢料197萬噸。公司總經理助理丁玉榮說,將來城市的生活垃圾、部分工業品廢棄物等都有可能送到水泥廠進行分級處理,既節約成本,又實現了資源的綜合利用。“遼源地區是個煤礦,采出的煤矸石堆的像大山似的,占用工地并且燃燒完污染大氣,對環境污染非常大。因為水泥行業現在盡量用廢渣,還用粉煤灰,還用鐵礦,再有礦山開采石灰石廢石那部分我們也用,整個利用廢渣這塊占到32%到33%。”
去年以來,我省全面打響水泥行業脫硝攻堅戰。在全國率先提出2012年底前,生產規模在4000噸/日以上的水泥熟料生產線要全部建成煙氣脫硝設施;2013年底前,生產規模在2000噸/日以上的水泥熟料生產線要全部完成低氮燃燒改造工作,實現水泥行業全覆蓋。
而作為大氣污染物的另一個主要來源,二氧化硫減排也是我省減排的重中之重。華能長春熱電廠在企業年虧損1.2億元的情況下,多方籌措資金3000多萬元,實施脫硝設備技術改造,脫硝設施投運率達到100%。華能長春熱電廠廠長張園果:“按照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的新標準,我們加大環保工作力度,確保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不超標。”
遼源渭津金剛水泥和華能長春熱電廠的故事如今在我省決非個例。近年來,省內工業企業加快了淘汰落后產能的步伐,通過實施技術改造升級、能源回收利用,污染減排總量大幅下降。
隨著污染減排指標的增加,我省減排領域也由城鎮延伸到農村。今年,我省將繼續試點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通過改水、改廁、改圈等,逐步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省環保廳廳長王國才:“第一方面,要著力推進污染減排。通過污染減排進一步加快我們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污染減排來進一步改善我們的環境質量。第二要著力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我們省有遼河和松花江兩大流域,通過水污染防治來確保我們省水環境質量有進一步提升。第三方面要進一步加大農村環境保護綜合整治,使廣大農民也享受到環境保護所取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