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富興順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生豬定點屠宰場擴建升級達標(A類)三級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已編制完成,擬于近期報送內江市東興區環境保護局審批。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意見,公示如下:
一、建設項目情況簡述
項目名稱:生豬定點屠宰場擴建升級達標(A類)三級項目
建設性質:新建
建設地點:內江市東興區柳橋鄉林坡村4、5社
建設單位:內江市富興順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
工程投資:2000萬元
建設規模:項目擬建屠宰分割車間1500m2,擬設生豬屠宰生產線2條,并建設待宰間、急宰間和500t凍庫等相關及輔助設施。同時,配套建設廢水處理等環保設施和辦公室、職工休息室等生活設施。項目建成后,年屠宰生豬能力達15.5萬頭。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概述
1、大氣污染物
本項目運營期大氣污染物主要為屠宰車間臭氣、待宰車間和廢水處理系統產生的NH3、H2S等惡臭氣體、項目區運輸揚塵、備用柴油發電機廢氣和食堂廢氣。
2、水污染物
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水污染物主要為屠宰廢水、圈舍及地坪沖洗廢水及職工生活廢水等。
3、固體廢棄物
本項目運營期產生固廢主要為豬糞、豬胃內容物、豬血、豬骨、豬皮以及碎肉渣等生產固廢和職工生活垃圾等。
4、噪聲
本項目營運期噪聲主要為脫毛機和往復鋸等屠宰設備噪聲、水泵和曝氣風機等輔助設備噪聲、待宰生豬的嘶叫噪聲以及備用柴油發電機噪聲。
三、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
1、廢氣治理措施
(1)待宰間臭氣
待宰車間設置排風系統,加強通風,并每天進行沖洗后可將待宰車間內臭氣控制在較低水平,對外界環境影響輕微。
(2)屠宰車間臭氣
屠宰車間采用自然和機械聯合通風,可有效控制惡臭氣體的積聚,同時要求及時處置豬胃、腸內容物,減少臭氣擴散后對外界影響輕微。
(3)廢水處理系統臭氣
項目采用厭氧生物濾池、接觸氧化池和臭氧消毒殺菌、脫色、除臭相結合的工藝處理污水,可大大降低臭氣產生濃度,同時要求對項目廢水及時處理,項目廢水處理系統臭氣濃度能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二級標準。
(4)備用柴油發電機廢氣
項目柴油發電機只在停電時才使用,柴油燃燒產生污染物極少,可經排氣管引至樓頂達標排放。
(5)食堂廢氣
項目食堂采用石油液化氣作為能源。天然氣屬于清潔能源,完全燃燒時主要產生CO2 和H2O,食堂燃料煙氣經大氣稀釋后,對周邊大氣環境影響輕微。
2、廢水治理措施
項目產生廢水主要為淋洗水、屠宰過程沖洗及內臟清洗用水、圈舍及地坪沖洗水和職工生活污水等,項目綜合污水經厭氧生物濾池、接觸氧化池和臭氧消毒殺菌、脫色、除臭相結合的工藝處理,經處理后廢水水質可以達到《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457-92)中的一級排放標準。
3、固廢治理措施
(1)豬糞和豬胃、腸內容物
豬糞和豬胃、腸內容物經發酵池發酵后用作肥料。
(2)豬血、豬骨、碎肉渣和不可食用內臟
豬血、豬骨、碎肉渣和不可食用內臟等經收集后外售至飼料加工企業制作飼料。
(3)豬皮
豬皮經收集后出售給制革企業作為制革原料。
(4)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設置垃圾桶(50L,內襯垃圾專用袋)收集后送往市政垃圾收集點,由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至生活垃圾處理場處置。
4、噪聲治理措施
項目屠宰設備噪聲通過選用低噪設備、加設減震墊、曝氣風機通過設置隔聲房,并在風機進出口加設消聲器、備用柴油發電機安裝消聲器、建筑隔聲和距離衰減后可實現場界達標。
四、環境影響報告書提出的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要點
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合理,符合當地區域總體規劃。在落實環評相關要求的前提下,項目擬采用的生產工藝滿足清潔生產要求,污染治理措施技術經濟可行,采取相應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可使污染物達標排放,對評價區域環境質量的影響輕微,環境風險水平可接受,項目無重大環境制約因素。只要嚴格落實環境影響報告書和工程設計提出的環保對策措施,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確保項目產生的污染物達標排放,則從環保角度,項目建設是可行的。
五、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眾認為必要時向建設單位或者其委托的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索取補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可以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到我單位咨詢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相關信息,索取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簡本及相關資料。聯系方式如下:
(1)環評編制單位聯系方式
評價單位:九江市環境科學研究所
通訊地址:江西省九江市潯陽東路133號
聯系人:劉工
聯系電話:13551530584
郵箱:455940323@qq.com
(2)建設單位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內江市東興區楊家鎮農貿街
聯系人:陳利金
聯系電話:15609051451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項目所在地周邊人群、在本地工作的人群以及關心本項目建設的其他公眾。
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對本項目報告書內容的意見和建議;對本報告提出的環境減緩的意見和建議;對本報告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的意見。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可以通過網站提交、向指定地址發送電子郵件、電話、傳真、信函或者面談等方式發表關于該項目及環評工作的意見和看法。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至本公示起10個工作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