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水少加大水資源保護的迫切性不斷提升我們擁有20%的世界人口,但是僅擁有世界水資源的6%,人均水資源量僅2100立方米,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時空分布不均進一步加劇了供需矛盾,年均缺水量達到500億立方米,山東、河南、北京、上海等8省(市)均處于極度缺水狀態。水資源的先天不足和后天過度開發,導致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最近幾年,雖然國家加大了對水資源的保護力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明顯差距。
政策陸續出臺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目前我國水資源保護集中在前端供水和后端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方面。
2012年以來,《“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等相關法規的出臺和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強制執行,都為水資源保護行業的各上市公司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供水和污水處理是水處理投資的重要領域,而城鎮污水配套管網建設和全面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兩個方面是投資的主要方向。從供水來看,“十二五”期間,規劃項目總投資4100億元。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投資額約4300億元。
目前國內水源地水質水平較差,而自來水標準不斷提高,同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的市場發展潛力均相當廣闊,具有技術優勢的水處理設備供應商面臨較大市場需求。如MBR技術行業相關企業津膜科技、碧水源和主要針對有機物的活性炭生產企業一一元力股份;跨地區或區域性的水務龍頭或污水處理龍頭,或將從自來水或者污水處理價格提升中獲益。如:首創股份、興蓉投資、萬邦達等;供排水管道建設是“十二五”期間投資的重要方向,有一定市場影響力和訂單獲取能力的生產企業將在需求訂單的推動下進入高速發展期。如:青龍管業、巨龍管業、新興鑄管等;第四,水資源的保護不僅在于治理,常規化的水質檢驗、檢測領域也應得到足夠的重視。目前,我國水質檢測能力總體較低,且發展不平衡,在水質檢驗、監測設備制造方面具有市場地位的上市公司也將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如:聚光科技、先河環保、天瑞儀器等。
水處理投資:供水和污水處理是重要領域
時間:2013-03-13 來源:中金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