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治水辦了解到,今年“河長制”管理要深化,主要對30條市級河道沿河200米范圍的“污染源”進行全面普查。
這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分工業企業污染源、農業養殖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以及三產服務業污染源四個類別進行普查。在工業企業污染源上,重點突出“用水量”與“排水量”相符性、是否屬污染物排放環保監控企業、雨污分流實施情況、離河距離(是否侵占河道控制線)等;在農業養殖污染源上,排摸養殖戶的飼養情況、種類、規模污水排放處理情況,重點掌握禁養區內生豬養殖情況;在生活污染源上,摸清沿河廢品收購點分布和沿河居民區集聚情況;在三產服務業污染源上,包括餐飲、浴室等行業的用水量、污水處理情況進行排查。
市治水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治水生態推進年”活動的不斷深入,我市治水工作也從水中延伸到了岸上。到目前為止,我市一級水源保護區內的企業都已搬離,一級、二級水源保護區的養殖場也已搬離。水質污染源分輸入性污染和內源性污染兩種,前者完成了排污口封堵后實施,后者主要通過清淤方式進行治理。
浙江海寧:從水中治污延伸到岸上治污
時間:2013-04-07 來源:海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