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記者 聶廷勇 通訊員 冉小霞 重慶報道)今年重慶市三峽庫區水環境質量繼續保持改善的趨勢,《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實施開端良好。
據介紹,三峽庫區長江出境斷面水質連續7年保持在Ⅱ類水質以內(總磷除外);城市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連續6年為100%,鎮級飲用水水源達標率穩步提升;73條主要次級河流131個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3.9%,比2011年86.4%的達標率上升了7.5%。
重慶市通過“創模”完成了主城區梁灘河等14條次級河流整治,全面實行“河段長”負責制,完成工業、養殖、生活污染整治項目5000多項,基本實現了次級河流流域鄉鎮(街道)污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全面覆蓋。目前,14條次級河流均達標或消除黑臭。
三峽庫區龍溪河等7條次級河流治理全面推進。目前,水質監測結果顯示,庫區7條次級河流有6條水質均達到水域功能要求,水質改善明顯。
城鄉飲用水水源地安全得到保障。2012年,重慶市政府下發《關于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工作的通知》,進一步規范和強化了城鄉飲用水水源地選址、日常監管等工作。完成沿江市政排污口整治共計100余個,全面取締了一級、二級保護區內工業排污口和生活排污口。
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完成了《三峽工程后續工作規劃》、《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修訂本)》、《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2011~2015年)》等規劃中水環境保護項目的對接實施工作。全市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240余座、垃圾處置場51座,今年新建污水管網700多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8%,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73%,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在全市所有縣城均建成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基礎上,實現主城區范圍街鎮污水、垃圾處理全覆蓋,主城外區域部分重點建制鎮建成污水、垃圾處理設施。
創新工業企業監管方式,污染防治管理水平顯著提高。2012年新改建成投運空港、茶園、西永等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實現園區企業污染物排放全面達標。強化重金屬污染防治。201家重點重金屬排放企業已有58家企業或車間被取締關閉,45家企業停產整治,98家企業安裝在線監測或監控設施,全市未發生一起重金屬污染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