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水、土壤……諸多環境污染問題的暴露,讓進入2013年的中國民眾憂心不已。隨著“城鎮化”成為新一年經濟政治發展的熱門詞匯,城市病會不會在城鎮化過程中蔓延,也躍入人們的關注視線。
“城鎮化如果不做好規劃,環境建設與城市建設如果不能同步,城市環境可能會進一步惡化。”桑德集團董事長、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會長文一波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強調,管理當局須對環境問題高度重視,不能再像過去,出問題后再解決。
4月20日,國土資源部一項公報顯示中國198個地市級行政區4929個監測點,近六成地下水為“差”,其中16.8%的檢測點水質呈極差級。
桑德集團從20年前文一波白手起家創立之初,在市政給水、市政污水處理、工業給水與廢水處理、城市垃圾處理、環保設備制造、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理等環境領域,始終走在中國環保產業前列,目前已成為一家擁有100多億元人民幣總資產的大型綜合性專業性環保集團。
說起中國發展城鎮化需與環境建設“同步起舞”,文一波還是以水污染為例。他強調,水資源問題的解決要結合當地水資源現狀,合理產業布局。節約用水、污水再生、再生水利用及雨洪合理利用等結合起來。
至于普遍存在中國各地區的大氣、土壤、水污染等環境問題,文一波認為,必須從源頭控制及末端治理相結合。源頭盡量減少污染物排放,排放前則應盡量處置達標。
中國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大,歷史欠賬多,過去國家及各級政府實質性重視不夠。文一波表示,中國現有環境治理技術、設備等,已基本能解決主要污染問題,但產業基礎薄弱,企業數量多,集中度低,魚龍混雜,惡性競爭,政府誠信度低以及產業政策不完備等問題,使環保產業發展面臨挑戰。
“環境產業稅收政策調整刻不容緩。”這位從治理環境污染中獲得商機的民營企業家強調,現在很多環境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由各地方性國企控制為主,社會資金進入困難,運營的專業化水平也不高,造成投資及運營成本的巨大浪費,對產業發展是一個重大障礙。
他認為,環境基礎設施領域市場化、專業化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很多設施建設超規模、超標準,浪費嚴重。重建設輕運營,也造成很多設施“曬太陽”。國家投入應重點放在獎勵減排成效上。
2007年6月,由桑德集團、首創股份、金州環境集團、威立雅水務集團、中法水務等80多家企業共同發起,并自發組成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非盈利組織——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正式成立。商會所涉及的環境服務業主要包括城市供水服務、城市污水處理服務、城市垃圾處理服務以及相關產業鏈的各個服務環節。目前會員企業100多家。
作為首任及現任會長,文一波認為,環保產業是為城市發展及改善人民生活環境服務的,與城市發展不矛盾,須被合理利用。同時,城市發展會為環保產業發展帶來商機,有利于環保產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