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報訊(記者趙軍報道)新疆建設的首個垃圾填埋氣發電項目-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沼氣)發電工程近日開工。項目建成后,每天可無害化處理垃圾1300余噸,年發電量達1250萬千瓦時,平均日發電量達72萬千瓦時,如果以每戶每月用電100千瓦時計算,可滿足一萬多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需求。
記者了解到,該發電工程總投資額3420萬元,總裝機容量2500千瓦時。該項目包括沼氣發電機、沼氣預處理設備。通過植入垃圾堆中的抽氣井能不間斷將沼氣抽出,通過收集管網送至發電機組,經過預處理后,利用產生的純沼氣進行燃燒發電。一期工程預計今年10月中旬竣工。同時,垃圾填埋氣體發電所產生的電能通過變電站并入國家電網。
據介紹,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分兩種衛生填埋、焚燒處理。目前,烏魯木齊市所有垃圾均采取填埋的方式處理,生活垃圾在填埋過程中,各種填埋物質會發生各種生化反應,同時會產生大量的填埋氣體。這些填埋氣體會對環境產生諸多影響。大浦溝固體廢物綜合處理場自2003年投入運行以來,已累計填埋生活垃圾600多萬噸。目前,日均填埋量達到3000噸,日收垃圾已超過了設計標準。該工程通過回收利用填埋氣體進行發電,不僅可以消除填埋場沼氣帶來的安全隱患及對周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公眾健康的危害,而且“變廢為寶”,實現能源的循環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新疆首個垃圾填埋氣發電項目開工
2013年07月13日10:47 來源:天山網 作者: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