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卻長期倍受污染困擾,“藍藻”事件后無錫市陸續關停的806家化工等高污染企業中,決心加大治理力度。然而,讓人側目的是,早在太湖藍藻暴發之前,江蘇農行就已經制訂了嚴格信貸準入標準,明確退出高污染、高能耗、產能過剩企業。“藍藻”事件后叫停的806家高污染企業中只有3戶在當地農行貸款,僅占關停企業總戶數的0.37%和貸款總額的0.23%。
太湖藍藻暴發之后,農行江蘇分行出臺更為嚴厲信貸政策:對新建、在建項目,在未取得國家有關部門的環保評估合格報告前,不得以任何形式給予信貸支持。對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申請,嚴格核查企業的環保信息,環保不達標的不予發放流動資金貸款。
此外,當地農行還積極參與社會融資改善太湖生態環
境。2010年6月,吳中經濟技術發展總公司公開發行15億元企業債券,專項用于“東太湖吳中綜合整治工程”。蘇州農行專門成立了項目小組,上下聯動,成功代理募集資金。自工程實施以來,大幅降低了入湖污染物量,清除了大量受污染底泥,湖質有了明顯改善。
為使“綠色信貸”具有可持續性,農行江蘇分行建立了一系列長效機制,保障綠色信貸政策持續效果。與人民銀行、環保等部門加強合作,密切關注新聞媒體報道,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預警信息管理機制,將節能環保風險管理納入對企業日常貸后管理工作中,持續跟蹤監測與監管,逐漸形成了從環保信息收集、分析、核實、預警,跟蹤監督企業環保治理進度、整頓驗收情況各個環節的全過程評價和風險監控。兩年來,常州農行因環保因素否決貸款項目就達100多個,對相關化工、五金企業實行信貸壓縮和退出20多億元,配合政府關停了150多家化工、印染、鋼鐵企業,有力帶動和促進當地產業結構優化。貸款35.6億元,重點支持了西太湖、滆湖、長蕩湖等太湖流域重點湖泊生態修復。通過實施湖底清淤、藍藻阻隔、水源地保護等工程,太湖流域水質由原來人體不宜直接接觸的劣五類改善為三類水質,目前大多數水域已可作為飲用水水源地。
500億“綠色信貸”治理太湖見成效
時間:2013-07-17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