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8月,合肥市巢湖流域11個國家考核斷面中,6個斷面基本達標,總達標次數為45次,較去年同期增加21次。巢湖湖區藍藻水華面積、暴發頻次及藻密度也低于往年同期水平。”這是昨天巢湖水污染防治工作新聞通氣會上,市環保局亮出的一份“治水”成績單。今年來,合肥市全面打響了規模浩大的水環境治理之戰,巢湖流域水質明顯改善,成績來之不易,成果令人矚目。
治湖先治河全面推行“河長制”
巢湖成為合肥的“內湖”后,水質省考核斷面從6個增加至13個。同時,水質考核指標由3項(化學需氧量、總磷、氨氮<總氮>)擴大到22項,考核更加嚴格。
改善巢湖水質,必先改善入湖河流水質。今年起合肥市全面推行“河長制”。截至目前,實施“河長制”管理的河道達59個,整治排污口191個,清理河道(溝渠)531.6公里。按照“一河一策”要求,南淝河、十五里河和派河3條重污染河流將開展綜合治理,南淝河清淤及下游綜合治理工程、十五里河綜合整治工程正在實施。
治河先截污重點鄉鎮污水處理全覆蓋
改善河流水質,必先推動污水截留。目前,全市共建成污水處理廠19座,總規模123.5萬噸/日,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率先實現城市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為改善水環境,合肥市還自我加壓,按照一級A標準對王小郢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部分指標將達到地表水Ⅳ類,達到國內最好污水處理廠的要求。望塘三期、十五里河二期、經開區三期和小倉房二期等在建和待建污水處理廠和環巢湖鄉鎮污水處理廠將全部執行最高標準。
另外,具備條件的鄉鎮污水處理廠配套建設人工濕地,基本實現中心鎮、重點鎮污水處理全覆蓋。
大手筆治水287億元打造環巢湖生態示范區
為進一步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合肥市與國開行等合作推進環巢湖生態示范區建設,決心以大項目、大投入實現大治理、大改觀。
據統計,環巢湖生態示范區治理項目總數124個、總投資287億元。環巢湖生態保護修復一期工程子項目16個、總投資129億元,重點對13條河流開展綜合治理,項目正在建設中。二期工程水環境治理項目98個、總投資136.5億元,已完成國開行貸款簽約,將于近期開工。市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還只是一個開始,合肥市將以愚公移山、治湖不止的精神,全面推進巢湖水環境治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